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人民大学(10002)网报公告
一 、报考资格
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应符合《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二、报名
(一)网上报名
1.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z.chsi.com.cn)
填报网上报名信息、网上支付初试费。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12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28日,每天9:00—22:00。
2. 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报名时须仔细浏览我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和报考通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 考生报考前,请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s://pgs.ruc.edu.cn)
认真查阅我校2025年硕士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了解相关招生信息。此外,考生也可通过微信查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发布的最新信息,搜索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或“rucyzb”即可关注。
4.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5. 报考时请注意查看招生专业要求。招生专业目录中凡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研究方向,均备注“仅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字样予以提示,请考生在报名时注意选择报考专用方向。
6. 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请按下列要求正确选择报考点:
(1)统考考生
教育部文件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根据工作安排,中国人民大学报考点实行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间及具体安排,详见报考点公告。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考点的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就读学校在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工作单位所在地为北京(本报考点仅以北京市社保卡及“社保个人权益记录”为在京工作证明,网上确认时须提交北京市社会保障卡正反面扫描件及2024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不含补缴)证明;
③户口所在地为北京(网上确认时须提供户口本(薄)个人信息页扫描件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扫描件);
④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专业(代码:135600)、设计专业(代码:135700);
⑤报考强军计划;
(2)单独考试考生(不含援藏计划单独考试考生)
须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考试方式请选择“单独考试”。报考单独考试请注意查看相关招生简章中关于报考条件及考试科目的要求。
(3)援藏计划单独考试考生
须选择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指定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考试方式请选择“援藏计划”,专项计划选择“援藏计划”。考生请注意查看相关招生简章中关于援藏计划报考条件、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的要求。
7. 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且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因涉及将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转户口、调档案等问题,请考生如实填写学习工作单位、户口所在地、档案所在单位等信息。
8. 考生学历应符合报考相关要求。报名期间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https://www.chsi.com.cn)
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前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https://www.chsi.com.cn/xlcx/index.jsp)
完成学历(学籍)核验;获得境外学历的考生,应当在网上确认前自行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
(http://zwfw.cscse.edu.cn/)
完成学历认证。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当在网上确认时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报考点在网上确认时核验。
9. 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员等)的人员,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网址:https://yz.chsi.com.cn/tm)
(二)网上确认
1.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在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在网上确认时核对网上报名信息,并按规定完成电子照片采集、信息确认后,报名信息方有效。网上确认时,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
2. 考生网上确认时应积极配合报考点,按照核验工作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网上确认时间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考点的公告。
3. 我校及报考点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予准考。
三、打印《准考证》
准考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四、其他事项
(一)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
(二)其他未尽事宜以教育部、北京市相关工作文件为准。
五、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pgs.ruc.edu.cn。
研招办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崇德东楼四层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2)。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515340。
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62511301。
各院系咨询电话可查询研究生招生网。
-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考核的通知各位校级研究生教学督导:依据《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2023 年修订)》的相关条款,学校决定启动 2024-2025 学年度校级研究生教学督导考核工作,具体安排如下:本次考核的时间段为 2024 年 8 月至 2025 年 7 月,涵盖 10 个月(即 2024 年 8 月到 12 月,以及 2025 年 3 月至 7 月),主要考察校级研究生教学督导在该期间的督导工作开展状况。督导组成员需把 2024-2025 学年的工作总结交给督导组组长,由督导组组长负责撰写贵州民族大学 2024-2025 学年校级研究生督导组的工作总结。教学督导需填写《2024-2025 学年度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考核表》(附件 1),此考核表需进行正反面打印,并于 2025 年 7 月 1 日(星期二)前送至北校区研究生院 103 室,同时将电子版统一发送至邮箱:954798242@qq.com。研究生院会对全体研究生教学督导的工作进行考核,并给出相应的考核意见。附件 1:2024-2025 学年度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考核表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2025 年 6 月 18 日2025-09-01 17:41:22
-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2022 级各班级:根据《安徽财经大学关于做好 2026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6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 “实施细则”)文件要求,现将我院 2026 年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条件与推荐指标分配关于 2026 年推免生的申请条件、各专业推荐指标分配标准,具体内容已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6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各班级及申请学生可查阅该实施细则获取详细信息。二、申请推免生总积分计算方法推免生综合测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考试课总评成绩、获奖情况得分、科研与创新能力得分,具体计算规则如下:成绩构成占比:前六个学期必修考试课总评成绩在综合测评中占比 70%,获奖情况占比 15%,科研与创新能力占比 15%。专业内部推荐积分公式:学生总积分 = 专业成绩分 + 科研分 + 获奖分。其中:专业成绩分 = 前六个学期必修考试课总评成绩 ×70%;科研分 =(本人科研积分 ÷ 本人所在专业内科研最高积分)×15;获奖分 =(本人获奖积分 ÷ 本人所在专业内获奖最高积分)×15。补充说明:学生参军入伍服兵役经历、志愿服务经历、国际组织实习经历,以及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等体现全面发展价值导向的因素,均已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作为积分核算与资格评审的重要参考。学生提交的科研创新成果证明、竞赛获奖奖项证明,需提供获奖证书原件或获奖正式文件(不含各类公示材料)。其中,论文期刊分类标准按出刊时间划分:2024 年 2 月 1 日(不含当日)前出刊的论文,参照《安徽财经大学学术期刊参考目录(2021)》分类;2024 年 2 月 1 日(含当日)后出刊的论文,参照《安徽财经大学学术期刊参考目录(2023)》分类。若学生在某一加分维度(如科研、竞赛)存在多项可加分情况,原则上仅选取其中一项计算积分(具体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奖及科研与创新能力积分细则(修订)》执行,每一类别仅认可一项加分,且仅需提供该项目的证明材料)。三、推免工作时间节点本次推免申请材料准备与提交时间节点明确如下:材料准备阶段:9 月 3 日 —9 月 4 日,申请学生需依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6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及学院发布的推免工作相关通知,梳理个人相关材料,完成材料整理与填写。材料提交阶段:纸质材料提交:9 月 4 日 17 时前,申请学生需将相关材料纸质版(含各类证明材料原件)提交至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广学楼 307 室),由艾科妮老师接收。电子版材料提交:9 月 4 日 17 时前,申请学生需将电子版材料以班级为单位汇总后统一提交;电子版材料命名格式为 “班级 + 学号 + 姓名”。特别提醒:纸质版与电子版材料的接收截止时间均为 9 月 4 日 17 时,逾期提交的材料将不予受理。四、推免申请材料要求(一)学院教学办提供材料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将为各专业推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支持,具体包括:各专业学生前六学期必修考试课总成绩排名表、学生个人前六学期必修考试课成绩单。(二)申请学生需提交材料申请学生需按要求准备并提交以下材料,所有表格需使用指定模板(模板可参照学院发布的相关附件),相关加分细则与参考标准可查阅对应附件:材料清单:需用 A4 纸打印,由学生本人手写签名确认,清单需完整列明提交的各类材料名称与份数。附件类材料(均需提供纸质版 1 份):其他证明材料: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通知单:需提供原件 1 份与复印件 1 份;所有加分相关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科研成果证明等):均需提供原件 1 份与复印件 1 份,复印件需与原件核对一致,由学院留存备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 年 9 月 1 日2025-10-13 09:57:01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025 级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及档案接收等工作安排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025 级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考生):为确保新生档案接收与录取通知书发放工作有序推进,现将需各位拟录取考生配合完成的相关工作安排告知如下,请大家仔细阅读并按要求落实:一、调档函与录取通知书信息维护1.时间安排2025 年 6 月 25 日 10:00 至 7 月 3 日 12:00 期间,所有拟录取考生需先通过教育部及北京市的录取检查,方可最终确定正式录取资格;若未通过录取检查,将取消其拟录取资格。2.调档函填写及打印要求(1)操作路径:2025 级拟录取博士研究生需登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报名管理系统(网址:http://yz.ucass.edu.cn/Default.aspx),在系统内点击 “录取信息维护” 板块下的 “打印调档函” 选项。(2)信息核对与修改:进入页面后,需仔细核对本人 “档案所在单位” 信息,若发现信息有误,需及时修改并保存;信息核对无误后,点击 “打印调档函” 按钮,下载文件并保存,随后进行打印。(3)打印规范:网上自助打印的调档函须为彩色打印,学校原则上不再额外安排纸质调档函邮寄。(4)特殊情况处理:若考生档案所在单位明确不接收自行打印的调档函,考生需发送邮件至 yz@ucass.edu.cn,邮件内需注明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考生编号等)、纸质调档函邮寄地址,并附上本人身份证照片,学校招生办将另行安排纸质版调档函邮寄给考生本人。(5)校内相关考生处理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硕博连读考生,需将下载打印后的调档函交至所在学院的辅导员处。3.录取通知书邮寄信息填写及注意事项(1)操作步骤:拟录取博士研究生需登录上述博士报名管理系统,点击 “录取信息维护” 中的 “通知书信息维护” 选项。(2)信息核实要求:所有新生需逐一核实并确认本人的联系电话、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等信息,学校各学院将依据确认后的联系信息,于 7 月 1 日后统一寄发录取通知书。(3)地址准确性要求:请务必确保所填邮寄地址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以保障能顺利接收录取通知书;其中,应届考生需特别注意自身硕士就读学校的毕业离校时间,避免因地址变动影响接收。(4)自取方式说明:选择 “自取” 录取通知书的考生,需凭本人学生证或身份证,联系自己的拟录取学院办理领取手续。二、博士研究生新生档案转递及要求1.档案接收范围与时间限制(1)录取类别为 “定向” 的学生,学校不接收其个人档案;(2)录取类别为 “非定向” 的学生,需在 9 月 15 日前(以邮件邮戳时间为准)将个人档案转入学校,超过该时间节点将影响档案正常接收。2.档案合并要求若考生的人事档案与党员档案分别存放在不同机构,需先将两类档案合并为一份完整档案,再统一邮寄至学校,不可分开转递。3.档案封装与转递方式(1)档案必须进行密封处理,且需在档案袋封口处加盖档案存放单位的密封章,无密封章的档案视为无效;(2)档案转递需采用公对公形式,可选择邮政 EMS 或机要渠道,其中优先推荐使用邮政 EMS,不接受个人自行携带或快递邮寄。4.调档函粘贴要求在邮寄档案前,需将调档函中的粘贴联裁剪下来,平整粘贴在档案袋的外包装显著位置,以便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快速核对考生信息。5.档案不予接收情形若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学校将不予接收档案:(1)档案未按要求密封;(2)档案封口处未加盖密封章;(3)未通过公对公邮政 EMS 或机要渠道转递;(4)档案邮戳时间超过 9 月 15 日。6.校内相关考生档案处理方式(1)2025 届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考生,需将打印好的调档函交至所属学院的相关负责老师;(2)往届毕业生且个人档案目前仍保留在学校的考生,需将调档函扫描件发送至学校档案室邮箱(邮箱地址:a81360112@163.com),由档案室统一处理调档事宜。7.档案接收地址信息(1)详细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 11 号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工作部档案管理办公室行政楼 114 室;(2)收件人:114 档案室;(3)邮编:102488;(4)联系电话:010-81360112。三、新生户口迁移安排1.户口迁移基本原则(1)录取类别为 “定向就业” 的研究生,无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2)录取类别为 “非定向就业” 的研究生,可自愿选择是否迁移户口,若选择迁移,迁入户口性质为高校集体户口,需严格遵循《北京市高校集体户口管理办法》进行管理;(3)入学时未办理户口迁移的考生,在校学习期间将不再受理户口迁移申请,不得中途补办。2.户口迁往地址与信息填报(1)户口迁往地址统一填写为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长于大街 11 号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不可自行修改地址内容;(2)待学校迎新系统正式开通后,所有新生均需在系统内准确填写是否迁移户口的相关信息,未填报视为默认不迁移。3.户口迁移材料与提交要求(1)户口迁移所需材料需由考生自行携带,在开学报到当天现场提交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若逾期未提交,将视为考生自愿放弃户口迁移,学校不再补办;(2)京外生源考生需提供当地公安机关开具的户口迁移证原件,且需在迁移证背面粘贴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复印件需清晰可辨);(3)此前本科或硕士阶段在京就读,且户口已落在就读学校集体户的新生,需提供本人 “常住人口登记卡” 原件(需在登记卡背面粘贴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高校集体户口首页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原学校户口管理部门公章),方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4.详细要求参考户口迁移的具体细节要求,可查阅附件 4《关于 2025 级研究生新生办理户口迁移的通知》,若有疑问可咨询学校相关部门。四、党组织关系转接注意事项1.党组织关系转接的具体流程与要求,需严格参照附件 5《关于 2025 级新生党组织关系转接的说明》执行,确保转接手续合规。2.咨询联系方式:若在党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遇到疑问,可拨打党委组织部咨询电话:010-81360305。五、团组织关系转接注意事项1.团员证携带与补办:团员考生需携带本人有效团员证办理团籍转入手续;若团员证不慎遗失,需先在原团组织所在单位完成补办,再办理团籍转入。2.团组织关系转出介绍信要求:若需开具团组织关系转出介绍信,介绍信抬头需明确写明 “共青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委员会”,不可出现抬头错误或模糊表述。3.团员档案处理:(1)团员档案包含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等核心材料(不含团员证),需统一放入本人学籍档案中,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2)若团员档案由考生本人携带,需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或损坏,在开学报到时提交给所在学院的团组织负责人。4.线上团组织关系转接:线上转接的具体操作流程,可通过以下渠道查询:(1)关注 “青春社科大” 微信公众号,查看相关推送内容;(2)登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官网,查阅操作指南;(3)登录学校迎新网,获取详细流程说明;同时,也可参考附件 1《关于在北京共青团系统上开展新生团员团组织关系线上接转工作的通知》、附件 2《外部系统(智慧团建)转入青春北京操作流程》、附件 3《北京共青团系统内部转移操作流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2025 年 6 月 24 日附件 1:关于在北京共青团系统上开展新生团员团组织关系线上接转工作的通知.docx(已下载 242 次)附件 2:外部系统(智慧团建)转入青春北京操作流程.pdf(已下载 215 次)附件 3:北京共青团系统内部转移操作流程.pdf(已下载 162 次)附件 4:关于 2025 级研究生新生办理户口迁移的通知.docx(已下载 191 次)附件 5:关于 2025 级新生党组织关系转接的说明.docx(已下载 407 次)2025-09-02 11:40:28
-
关于曲阜师范大学2025级研究生入学前录取资格审查等有关事宜的注意事项2025级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已在暑假期间参与上课的新生除外):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部署,现将2025级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及后续相关安排通知如下,请全体新生仔细阅读并遵照执行。2025级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统一入学报到时间为2025年9月6日。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要求,新生入学时需完成录取资格审核,审核未通过的新生,其录取资格将自动失效。关于博士研究生新生报到地点及材料审核安排:所有博士研究生新生均需在曲阜校区办理报到手续。其中,所在学院位于曲阜校区的博士新生,需前往所属学院报到,并由学院完成录取资格审核;所在学院位于日照校区的博士新生,需在9月6日15:00-17:00期间,前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1号行政办公楼319室)办理报到及材料审核手续。一、入学前录取资格审查要求新生入学时需提交相关材料供学校核验,材料分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两类,具体清单及注意事项如下:(一)硕士研究生需核验的材料硕士研究生新生需准备以下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确保材料完整、信息真实:1. 专科及专科以上所有学历阶段的毕业证书;2.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需从学信网查询并打印,确保备案表在有效期内);3. 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4. 学士学位证书;5.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内页;6. 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二)博士研究生需核验的材料博士研究生新生需准备以下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材料需符合学校审核标准:1. 硕士学位证书;2. 《教育部硕士学位在线验证报告》(需从学信网查询并打印,验证信息需完整清晰);3.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内页;4. 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5. 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6.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三)材料核验注意事项1.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核验流程:新生提交录取通知书后,由培养单位在通知书内页加盖报到专用章,盖章完成后将通知书退回新生,供新生留存纪念。2. 材料复印件装订要求: - 硕士研究生:需按“专科及以上毕业证→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有效身份证→学位证→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内页→准考证”的顺序,将所有材料复印件自上而下整理排列并装订整齐。 - 博士研究生:需按“硕士学位证→硕士学位在线验证报告→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内页→有效身份证→硕士毕业证→准考证”的顺序,将所有材料复印件自上而下整理排列并装订整齐。3. 学籍注册说明:新生需完成入学报到手续,且录取资格核验通过后,方可正式取得研究生学籍。请全体新生务必保证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若发现材料造假,将取消学籍注册资格。4. 疑问咨询渠道:若新生在材料准备过程中有疑问,可及时联系所属录取学院(所)或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获取专业解答与指导。二、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大会是帮助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了解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环节,具体安排如下:(一)大会时间2025年9月8日下午16:30,新生需提前到达指定地点,避免迟到。(二)大会地点大会具体举办地点将通过学校官方通知、学院通知等渠道另行告知,请新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确保准确知晓地点并按时参会。三、其他重要事宜(一)公共课教材领取安排公共课教材领取分曲阜校区、日照校区两个地点进行,具体时间及要求如下:1. 曲阜校区: - 领取时间:9月7日下午14:00; - 领取地点:校内新华书店; - 领取要求:以学院为单位,安排专门负责人前往指定地点领取;新生人数较多的学院,需增派领取人员,并提前准备好搬运、托运设备,确保教材安全、高效领取。2. 日照校区: - 领取时间:9月7日下午14:00; - 领取地点:JE104教室; - 领取要求:与曲阜校区一致,需以学院为单位组织领取,做好人员与设备安排。(二)培养单位入学教育各培养单位(学院、研究所等)将组织召开新生专项会议,开展入学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校园安全知识讲解(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等)、研究生上课纪律强调(如考勤要求、课堂规范等)、学术道德与科研规范培训等,帮助新生明确学习与科研要求,快速融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三)新生上课时间2025级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正式上课时间为9月8日,请新生提前熟悉上课地点,准备好所需学习用品,严格按照课程表安排准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研究生处2025年9月1日2025-09-23 15:40:26
-
华东师范大学(3111)报考点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一、网上确认受理范围根据前期网上报名公告,所有符合本报考点网上报名受理范围,且已选择本报考点并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均须参加网上确认。未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无法参加网上确认。二、网上确认平台网址:https://yz.chsi.com.cn/wsqr/stu/三、网上确认流程与时间(一)首次上传材料1.首次上传材料时间为2024年10月30日(周三)15:00-11月4日(周一)12:00,逾期不再受理。2.考生须于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确认平台,按照系统提示要求完成“阅读同意考生诚信承诺书、确认网报信息、上传准考证照片、上传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上传报考点补充材料(根据提示)、上传身份证照片(根据系统提示)”等步骤。3.考生提交审核后状态为“待审核”;请耐心等待,一般36小时内,将收到即时信息(短信/微信)或站内信显示审核结果(“审核通过”或“审核不通过”)。请密切关注即时信息通知,并及时登录网上确认系统查看审核结果。4.强烈建议考生在10月底前完成首次上传,以免因审核不通过无充足时间准备、提交复审材料。(二)提交复审材料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按照系统提示要求,于2024年11月4日16:00前提交复审材料;逾期不再受理,网上确认将审核不通过,将不能参加初试。四、网上确认材料(一)准考证照片请上传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该证件照将用作准考证,录取后校园卡、研究生证等证件制作及录取后研究生学籍注册等工作,请务必认真对待,按照要求上传。(二)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三)报考点补充材料若无提示,则不需要上传。(四)身份证照片因身份证核验未通过等情形,系统提示要求上传的,则必须上传。若无提示,则不需要上传。注意:须上传本人有效期内居民身份证原件的人像面和国徽面两张照片;照片要求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五、重要提醒1.凡因逾期,或因不符合报名报考条件、要求,或因误填、漏填信息,或因填报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证件、材料(另见下第5点),以及不按照要求提供材料(含补充材料、审核不通过复审材料)等原因而造成无法网上确认、网上确认审核不通过、不能参加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不能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注意:因往年招生考试作弊、处理结果为不允许今年报考的考生请勿进行网上确认,相应报名或确认将作无效处理。2.考生应务必按照本公告要求上传材料,切勿用其他材料替代。因特殊原因(身份证遗失、正在办理学历认证报告等)导致网上确认期间无法按时提交材料的考生,须在对应的材料上传页面提交证明材料(身份证挂失回执,办理学历认证的受理回执或网页截图等),并在证明上写明具体原因、加注“本人承诺信息属实,若弄虚作假,后果自负”并亲笔签名。3.网上确认审核结果与中国研招网网上报名信息未实现实时同步,审核结果以网上确认平台为准。网上确认期间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yjszs@admin.ecnu.edu.cn,注明报名号、姓名、问题描述及截图。4.报名费发票为电子票据,考生可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相关流程。5.特别提醒考生在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网上确认、初试和复试过程中强化树立诚信意识,遵章守纪、诚信考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节选):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七条(节选):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3)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考点和招生单位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2025-08-01 10:03:45
-
2025 年上海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亲爱的新同学:你好!首先,衷心祝贺你成功被上海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热烈欢迎你加入上海大学研究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为了让你顺利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现将我校研究生入学报到的相关事项详细通知如下:一、报到时间安排2025 年9月17日,具体办理时间为当天 8:00 至 14:00,请新生在此时间段内前往指定地点报到,避免错过办理时间。二、报到地点及相关要求报到地点设置在各学院所在的校区,关于新生个人具体的报到时间、准确地点,需密切关注所属学院后续发布的具体通知,按照学院要求有序报到。三、新生报到必带材料学历相关证书原件:硕士新生需携带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或本科阶段学位证书原件;博士新生需携带硕士毕业证书原件或硕士阶段学位证书原件,报到时将这些证书交由学院,用于入学资格的复查工作。若学历证书网上审核未通过,新生除携带原件外,还需准备复印件,复印件上需清晰写明本人学号、姓名及所学专业,报到时一并交给学院。关于学历证书网上审核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可参考附件 1 的内容。录取通知书与本人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是入学的重要凭证,身份证需确保在有效期内,两者均需携带原件。户口迁移证(按需准备):若新生有将户口迁入学校的需求,需携带户口迁移证;无此需求则无需准备。身份证复印件:需将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 A4 纸上,复印件上需注明本人学号、姓名和专业,报到结束后将复印件提交至学院教学秘书处。特别提醒:若因档案未到、政审材料缺失、定向协议未送达学校,或因邮寄地址填写错误等原因,导致尚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开学后可前往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A611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领取录取通知书。四、新生生活物品准备学校不统一为新生购置生活物品,建议新生自行携带四季更换的衣物、床上用品(如被子、床单、枕头等)以及其他日常所需的生活物品,以便到校后能尽快安顿好生活。五、户口迁移相关规定无需迁入户口的情况:上海市户籍的新生(单位集体户口除外),以及定向培养的新生,其户口一律不允许迁入学校。可自愿选择的情况:外省市户籍且属于全日制非定向培养的新生,可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关于户口迁移的具体流程、所需证明材料等详细信息,可查看《上海大学 2025 级研究生新生户籍迁移须知》。六、费用缴纳方式上海大学研究生费用缴纳提供两种主要方式,新生可任选其一:一种是批量银行代扣方式,另一种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自助缴费。关于需要缴纳的具体费用项目、金额以及两种缴费方式的操作步骤、截止时间等,可查阅《上海大学 2025 级研究生新生缴费办法》。七、研究生资助体系介绍上海大学为研究生构建了完善的 “五位一体” 奖助体系,涵盖奖、助、贷、补、减五个方面,全方位保障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有力支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如下:“奖”: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特种奖学金以及社会捐赠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习、科研等方面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助”:包含国家助学金和 “三助一辅” 岗位(助教、助研、助管及辅导员助理岗位),为研究生提供经济补助和实践锻炼机会。“贷”: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两种类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补”:涵盖家庭经济困难临时补助、基层就业学费补代偿、农村学校任教学费补代偿以及服兵役学费补代偿,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补助支持。“减”:针对退役复学的研究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关于奖助体系的具体申请条件、申请流程、资助标准等详细信息,可查看《上海大学研究生资助介绍》。八、取消入学资格的情况说明新生若存在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学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入学报到时,应届本科毕业生未能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未能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通过境外学习获得学位的考生,未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未向学校提前请假,或请假后逾期超过两周仍未到校报到。新生报到时,经学校审核,入学资格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审查不合格。九、各校区乘车路线指引宝山校区:从上海火车站出发,可在南广场的恒丰路天目西路站乘坐 185 路公交车,到上大路文海路站下车;也可在天目中路大统路乘坐 58 路公交车,到锦秋路站下车,该站点靠近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北门。从浦东机场出发,需乘坐地铁 2 号线到龙阳路站,换乘地铁 7 号线,最终抵达上海大学站。从虹桥机场或虹桥火车站出发,乘坐地铁 2 号线到静安寺站,换乘地铁 7 号线,至上海大学站下车。延长校区:从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出发,乘坐地铁 1 号线到延长路站,从 2 号口出站后,步行约 500 米即可到达校区。也可在恒丰路天目西路站乘坐 741 路公交车,到延长中路童家浜站下车,下车后步行约 750 米抵达校区。嘉定校区:从上海火车站的恒丰路秣陵路站点出发,乘坐沪嘉专线公交车(往南门公交站方向),到南门公交站下车,之后步行约 700 米到达嘉定校区。十、其他注意事项请新生在入学前及入学后,及时关注上海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和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这两个网站会发布与研究生入学、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类重要通知,确保不遗漏关键信息。上海大学研究生院2025 年 7 月 19 日附件 1:关于研究生新生登录迎新网站及上传学历证书的提示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确保你能顺利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并在入学后正常开展学习和生活,请各位同学在假期期间完成以下三项重要工作:登录迎新网站填写个人信息所有 2025 级研究生新生,需先自行激活个人学号,激活后登录上海大学迎新网站,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个人相关信息,上传符合要求的个人证件照片,查询宿舍安排结果等重要内容,信息填写完整并提交后,方可完成迎新流程。迎新流程系统的开放时间段为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8 月 25 日,请在此期间完成操作,逾期可能影响后续报到。若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信息服务相关问题,可拨打咨询电话:021-66133370。填写个人健康状况信息新生需在迎新系统内,按照系统给定的要求如实填写个人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填写完成后需确认提交,确保信息提交成功。若未完成健康状况填写及提交,将无法参加新生入学体检,进而影响入学注册手续的办理。若有健康相关问题咨询,可联系校医院,电话为 021-66133033,转 8002 分机。上传毕业 / 学位证书根据《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5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学校需要对研究生新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进行审核。为提高审核效率,简化报到时的流程,请新生及时登录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按照网站上的具体要求,上传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相关信息。该系统的开通时间段为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8 月 25 日,请务必在此期间完成证书上传,以免影响审核。上海大学研究生院2025 年 7 月 19 日2025-09-11 11:46:29
-
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网报公告根据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5〕2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以及《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等文件精神,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报考公告,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考资格要求(一)基本报考条件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同时满足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在相关公告中明确的报考资格,且符合我校及所选报考点的具体要求。考生需主动、细致地查阅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动态栏目发布的各类报考资讯,重点研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与招生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通知公告和专业招生简章。在确认自身完全符合报考条件后,方可进行志愿填报操作。若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政策要求,或因网报信息填写失误、提交虚假信息及材料,抑或是未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初复试或录取资格被取消等情况,所有后果均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二)报考点选择规范应届本科毕业生通常应选择就读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其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非应届考生则需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画板类工具、非常规考试用纸,或初试科目中有单科目考试时长超过三小时的情况,将由招生单位统一为该专业报考考生组织考试,我校报考点不接收此类考生报名,考生需提前查阅招生单位发布的网报公告确认相关要求。依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以下考生可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进行报考:1. 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且就读院校位于北京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各类应届本科毕业生;2. 所有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3. 其他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的考生,需满足户口在京或工作地在京的条件,具体为:考生需持有北京市户籍,或在报名当年1月至9月期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补缴的社会保险不予认可);4. 报考北京市外招生单位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报考京外军事院校的考生,须选择116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对于报考我校的北京市内高校二学位(或辅修学位)考生,若能提交“证明考生在读二学位身份的学生证及所在院校同意报考的材料”,可允许其在京报考,具体要求如下:(1)2026年毕业(与2026年普通应届生毕业时间一致)的二学位考生: 以第一个学历报考的,须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中在京报考的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则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以第二个学位报考的,须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网上确认时需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026年无法毕业的二学位考生,须使用第一个学历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在京报考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其他考生不得选择我校报考点。关于报考点选择的其他具体要求,考生可查阅《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附件1中的相关内容。我校报考点在网上确认阶段,将联合北京市公安局、人力社保中心等部门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要求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与损失由考生本人承担。二、学制、学习方式与学费标准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特别说明: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以我校研究生院官网最终公布的信息为准;课程具体上课时间以当年发布的正式课表为准。三、报名流程安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含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关键阶段。所有考生均需登录指定报名平台完成信息填报与费用支付,并严格按照所选报考点的公告要求完成网上确认手续。报考我校但选择北京市外考点的考生,需格外关注所选报考点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一)网上报名环节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至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至22:00。1.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认真填写个人信息,仔细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及考试科目等核心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截止后将无法修改或重新填报。2. “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是否已支付初试费用,均不可修改。若确需修改,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取消已填报的信息,重新完成报名并支付费用。3. 考生需妥善保管报名平台的用户名、报名号及密码,后续打印准考证等操作均需使用这些信息,我校不提供该平台登录信息的查询服务。4. 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单独考试的考生,在“报考类别”一栏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并在报名系统中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否则报名将视为无效。5. 考生需准确填写“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户口及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等信息。其中,移动电话需在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期间保持畅通,确保相关通知能及时送达;“出生日期”需与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完全一致,并以身份证信息为准;户口及档案所在地地址中的省市名称必须填写全称。6. 网报信息中“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的填写需严格遵循以下规则: 毕业及学位证书编号应按照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如实填写,也可通过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对应的学历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获取编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填写;2026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或学位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本科生无需填写。7. 在境外获得学历或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编号填写认证书上的认证编号;境外就读尚未取得认证书的考生,需在备注中注明“留学生”字样,并提交在读证明,录取后报到时必须提交认证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8. 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的学历或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校验结果。为确保校验顺利通过,建议考生提前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9.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2025年10月31日前,按照我校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工作。10. 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原因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额外上传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本,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明确信息变更时间的证明,同时提交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供报考点核查。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单独考试。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及以上、二等功及以上奖励,或二级及以上表彰,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免初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报名,逾期将无法补报。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报考点的考生,在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2025年10月27日22:00网上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用。缴费成功后,还需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初试费用需在网上报名期间缴纳,逾期不接受补缴费。为预留信息修改或重新报名的时间,建议考生在2025年10月23日前完成网上报名操作。(二)网上确认环节根据北京市统一部署,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将全面实行网上确认方式,相关安排如下:1. 本报考点的网上确认具体时间,将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另行通知。届时考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务必密切关注我校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须知”。2. 符合我校报考要求及所选报考点规定的考生,均需完成网上确认手续。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未参加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无法参加后续考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或因个人原因未通过审核导致报名信息无效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 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的核验工作,按要求提交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等材料,并认真核对、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若填报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将不允许参加考试。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再修改,因填写错误引发的一切问题由考生自行负责。4. 特别提醒:只有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环节的考生,方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在网上确认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主动与所选报考点联系咨询。5. 选择我校报考点的考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最终以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为准): 应届毕业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注册完整的6学期学生证。6. 其他考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需提供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③北京市居民户口簿原件,或2025年1月至9月期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证明(补缴无效),考生需提前办理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员缴费信息);④在校研究生报考的,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时提交校级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四、准考证打印事宜考生通过报考点网上确认后,可在考试前10天左右(具体时间以报名平台通知为准),使用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复试时,须同时携带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我校不另行邮寄纸质准考证。五、其他重要事项(一)考试费用说明1.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文件规定,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缴纳初试费138元/人;我校作为招生单位,可向进入复试的考生(含初试合格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2. 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考务组织程序已启动、考试资源已安排,所缴纳的初试费一律不予退还。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将由报名平台对账结算后统一退费,预计于2025年12月底退还至考生缴费时使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考生请勿注销支付账户,若遇到退费问题请及时与报名平台客服联系。(二)合理便利申请通道在京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的合理便利。考生需在我校报考点网上确认结束前,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我校报考点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将意见上报至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考试院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考生情况进行联合评估,确定可提供的合理便利事项,再由我校将结果告知考生。相关考生请及时关注我校发布的“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三)其他注意事项1. 由于报名网站系统短期内无法提供考生个人联系方式下载功能,我校无法通过短信形式发送相关通知。考生需主动、定期浏览报名网站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公告,避免因信息遗漏造成损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考生务必关注该公众号。同时,考生需主动了解考试安排、入场要求等事项,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2. 考生须使用当前合法有效的姓名及证件号码进行报名注册,不得为通过学籍学历校验而使用曾用名或旧证件号码报名。自报名开始至入学办理学籍期间,考生不得修改姓名、身份证号、民族等身份信息,若因此类修改导致录取或入学手续办理受阻,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3. 本公告未尽事宜,均以教育部及北京市发布的相关工作文件为准。2025-11-18
-
问河南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已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均须按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为保障各位考生顺利完成相关流程,现将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详细告知如下: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本次研考网上确认工作,全省设定统一时间段,为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各环节具体时间划分如下:10月31日9:00起,考生可开始上传各类审核材料,材料上传的截止时间为11月4日18:00;对于审核结果显示“未通过”的考生,补充完善材料的最终时限为11月5日中午12:00,逾期将无法提交。请各位考生务必高度重视,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完成全部确认操作。若未在指定时段内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申请未通过审核,将失去本次考试资格。在网上确认操作过程中,若遇到系统操作、材料上传等各类问题,考生可直接联系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咨询,各报考点联系方式可查阅《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报考点咨询电话一览表》。二、网上确认需提交的材料清单(一)所有考生必传材料1 近期拍摄的免冠、无化妆彩色证件照,背景需为白色或蓝色,此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制作;2 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背景统一为白色;3 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的个人信息页照片,仅取得学历证书未获学位证书的考生,只需上传学历证书相关页面。特别说明: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以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学历报考的考生),仅需提交上述第1、2两项材料,无需上传学历学位证书。(二)特定考生附加材料1 往届生、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以及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根据自身情况补充以下材料:(1)户籍所在地为报考点所在地区的考生,需上传居民户口簿首页(须包含公安部门盖章页面)及个人信息页的照片,且个人信息页户号需与首页一致;若为集体户口,仅上传个人信息单页照片即可;(2)户籍不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需提供报考点所在地区近六个月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照片,如《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等。考生可通过“豫事办”APP、河南社保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官方渠道查询并下载社保证明。2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考生,需上传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材料照片。3 姓名或身份证号与所上传证件信息不一致的考生,需提交公安部门开具的身份信息变更证明照片,或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簿相关页面照片。4 各报考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要求考生额外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三、网上确认操作规范与要求(一)材料上传格式规范考生上传材料时,必须严格遵循“研招网”网上确认系统的各项规定,确保图像的大小、尺寸、格式均符合系统要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准考证所用照片必须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严禁使用PS、美颜、滤镜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饰,不得对人脸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修改,拍摄时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也不得使用已有的照片翻拍生成。重要提醒:系统将自动比对准考证照片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库、教育部学历(学籍)照片及考生上传的手持身份证照片信息,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将无法通过系统审核。若对准考证照片进行编辑处理,可能导致考试入场时人脸识别无法通过,进而影响正常考试、录取及毕业环节,请考生务必谨慎对待。(二)材料真实性要求考生需按要求提交真实、有效的材料,对于学历、身份等关键信息存疑的考生,报考点将通知其到现场进行人工核验。一经发现存在伪造、变造证件的行为,报考点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公安户籍系统、社保信息平台等官方渠道,对考生提交的户籍、社保等信息进行核查,凡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将直接取消其报名及考试资格。(三)残疾考生便利申请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规则,参照《教育部 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相关要求,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若需在考试期间获得必要的支持条件及合理便利服务,须在网上确认期间向所选择的报考点提出申请,并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四、其他重要注意事项1 考生需充分考虑网上确认期间可能出现的审核不通过、需补充材料等情况,合理规划材料准备及上传时间,避免因临近截止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确认。材料提交后,应随时关注报考点反馈的审核结果,若对审核结果有异议,需及时与报考点沟通咨询。2 未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已缴纳的报名费将由“研招网”统一退回至原支付账户,请考生在此期间不要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完成,有关退费的具体问题,可联系“研招网”客服,咨询电话为010-67410388。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报名费不予退还。3 考生应定期通过“研招网”、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报考点及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查询相关通知公告,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等重要信息,并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4 初试前10天左右,考生需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需使用A4幅面白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考生参加初试及复试时,须同时出示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初试具体地点以准考证标注信息为准。2025-11-18
-
问202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阜新市网上确认公告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请各位考生务必牢记以下时间要求,逾期将无法提交相关材料,后果自行承担:1. 个人材料首次上传时段:2025年11月1日上午8点至11月5日下午4点;2. 补充材料截止时间:针对审核未通过的情况,考生需在2025年11月5日下午5点前完成材料补充提交。二、网上确认登录入口说明已成功完成研考报名费用缴纳的考生,可通过指定网络渠道登录确认系统,按提示上传个人相关材料。考生需通过研招网专属入口进入网上确认页面操作。三、网上确认材料上传规范不同类型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上传对应材料,所有材料均需保证真实有效、清晰可辨,具体要求如下:(一)全体考生必传基础材料无论考生报考类型如何,均需上传两类核心照片材料,分别为准考证标准证件照及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具体规格要求如下:1. 准考证证件照规范照片需为考生近三个月内拍摄的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拍摄时需保持无妆状态,背景统一采用白色,此照片将用于研考准考证制作;文件格式仅支持jpg或jpeg,建议文件大小控制在10M以内,照片宽高比例需严格遵循3:4的标准;人像需处于照片水平居中位置,头部姿态要求端正,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及俯仰角误差均不得超过10度。眼睛所在位置与照片上边沿的距离,需保持在图像总高度的30%至50%之间,确保头像左右对称;头部及肩部在照片中呈现的比例不得小于2/3,拍摄时需保证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镜头,双耳对称露出,嘴唇自然闭合,左右肩膀保持水平状态;面部不得有任何遮挡物,头发需梳理整齐,避免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也不得因头发造型在面部形成阴影,确保五官完整显露;拍摄时光线需均匀柔和,避免在脸部、鼻部出现反光、高光或光斑,同时要杜绝阴影、红眼等问题影响照片质量;照片需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拍摄时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且禁止化妆;严禁使用PS等图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任何修改,不得对人像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也不允许通过翻拍纸质照片获取电子图像,照片方向需正确,避免出现水平翻转情况。2. 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要求照片整体方向需正确,身份证上的文字方向需清晰可辨,拍摄时需展示身份证的人像面;照片中需清晰呈现持证人的完整五官及身份证上的全部文字信息,确保无模糊或遮挡;拍摄时需将手持身份证的手臂及上半身完整纳入镜头,保持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平视前方,双耳对称,嘴唇自然闭合,肩膀保持水平,头部与肩部姿态规范;与准考证照片要求一致,面部不得有遮挡,头发需避开五官区域,避免形成阴影;确保身份证边缘完整,所有信息清晰可见,不得被手指捏住或被其他物品遮挡;为保证拍摄质量,请勿使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二)身份验证未通过考生补充材料若系统提示考生身份验证未通过,除需按要求上传上述(一)中提及的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本人居民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具体要求如下:考生需分别拍摄身份证的人像面与国徽面,生成两张独立照片并分别上传;所提供的身份证必须真实且在有效期内,确保证件状态合法有效;拍摄时需将身份证平铺,保证证件上的文字方向正立,不得出现侧立或倒置情况;身份证不得有任何涂改痕迹,照片需保持原始状态,禁止进行任何修改。拍摄范围需覆盖证件四边角,确保文字、头像、证件号码等核心信息清晰可辨,照片亮度均匀无明暗差异。(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校区)应届考生材料要求该类别考生包含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需根据学籍验证情况上传对应材料,系统会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提示:1. 若考生学籍已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仅需按上述(一)中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即可;2. 若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 延期毕业考生及第二学位考生,在上传基础材料的同时,还需补充提交学生证照片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具的统一制式在校证明。相关补充材料需满足以下规范:学籍在线验证报告需从学信网下载获取,并按系统指定格式上传;考生需提前确认验证报告上的二维码在整个网上确认期间处于有效状态,避免因二维码失效导致材料审核不通过。(四)往届毕业生专项材料要求我省将通过公安厅户籍系统及人社厅社保系统,分别对往届考生的户籍或社保信息进行审核,考生需根据审核结果上传对应材料:1. 若户籍或社保信息审核通过,考生仅需上传上述(一)中的基础材料;2. 若户籍及社保信息审核均未通过(系统会明确提示),考生需上传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方可在阜新考区参加考试:①军人身份证件及现役军人在阜新驻军的证明(证明需由部队人事部门盖章,明确标注姓名、身份证号、所在部队在阜新驻军等关键信息);②考生本人名下的阜新本地营业执照;③单位工作证或落编证明(此材料仅限在辽宁省缴纳社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若考生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需补充上传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4. 自考未毕业但承诺在2026年9月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书的考生,需额外上传自考成绩单;5. 报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单考考生,若学籍校验已通过,仅需按(一)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五)其他特殊情况说明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若考生遇到其他特殊问题,需密切关注研招网系统发送的审核反馈信息,根据反馈提示及时上传所需补充材料,确保确认流程顺利完成。四、网上确认注意事项1. 考生需对个人上传材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负责,若因材料不合格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导致审核未通过,相关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确认期间,考生需每日登录研招网查看站内信,及时获取审核进展;2. 报考点将通过研招网网上确认功能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通常在考生上传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给出结论;3. 审核结论将通过研招网站内信发送给考生,若考生研招网账号已绑定微信,审核信息将优先通过微信及站内信同步推送,不再单独发送短信;未绑定微信的考生,审核信息将通过短信与站内信双重通知。考生在收到审核未通过通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重新上传合格材料,避免影响最终确认结果。2025-11-17
- 其他人都在看
- 热门推荐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入学MBA(05金融方向、06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投管理方向)全国联考报考指南 -
12024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生复试内容(含MBA)
-
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5年工程管理硕士(MEM) 招收调剂通知
-
3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 2025年四次调剂复试流程
-
4复旦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考生须知
-
5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接收调剂考生的通知
-
62025年MPAcc招生录取政审调档通知
-
72025年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调剂复试通知
-
8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
9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年旅游管理专硕MTA项目意向登记公告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 获取报者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