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研究生组)北京林业大学校赛的通知

2025-11-18 11:33:55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各年级研究生同学: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研究生的创新活力,锤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助力“双碳”目标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我校将组织开展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研究生组)校内选拔赛。现诚邀全校研究生积极组队参与,充分展现学术素养与创新潜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现将本次校赛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赛事概况


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其英文全称为China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mpetition on Energy Economics,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竞赛。该赛事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简称中国“双法”研究会)牵头主办,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负责具体执行,联合中国科学院及二十余所高校等权威机构共同发起设立。自2023年3月起,该赛事正式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赛事之一。


赛事实行年度举办机制,采用“校赛—区域(省级)赛—全国赛”三级递进选拔模式。参赛团队需通过指定渠道完成报名,遵循逐级晋级规则,不得跨阶段参赛。赛事设立专家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秘书处四大核心机构,分别承担学术指导、赛制设计、组织协调、监督仲裁及结果公示等全流程工作,确保赛事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二、组织架构


本次北京林业大学校赛由经济管理学院全权承办,负责校内赛事的组织动员、作品收集及初评等相关工作。


三、时间规划


(一)报名阶段


1.  时间范围:2025年10月13日至11月16日


2.  报名要求:采用实名制注册方式,参赛团队需确定一名固定联系人,负责后续赛事沟通及信息填报等事宜,联系人一经确定不得更改。报名需通过赛事官方指定系统完成,该系统为唯一报名途径。


(二)作品提交阶段


1.  提交时间:2026年2月23日至3月15日


2.  提交要求:作品须通过赛事官方指定系统提交,该系统为唯一接收渠道,不受理邮件及其他形式的作品投递。


(三)校内评审及区域赛推送阶段


1.  时间安排:2026年3月16日至4月16日


2.  阶段任务:期间将完成校内作品初审及优秀作品筛选工作,符合要求的作品将被推荐至区域赛参与下一阶段角逐。


(四)全国赛评审阶段


1.  评审时间:2026年4月18日至5月10日


2.  结果公示:全国赛通讯评审及现场评审工作将在此期间开展,预计5月中旬通过赛事官网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名单。


(五)总决赛及颁奖环节


1.  举办时间:2026年5月中下旬


2.  举办地点:安徽财经大学(具体会场信息以官方后续通知为准)


四、参赛细则


(一)参赛资格


1.  基本范围: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


2.  特殊说明:国外高校在读学生若有意参赛,须与国内高校团队联合组队,并依托国内高校完成报名流程。


(二)组队规范


1.  组别划分:赛事分为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团队中只要包含一名及以上研究生成员,即自动归属研究生组。


2.  团队规模:每支参赛团队由1至4名学生组成,需指定一名联系人,联系人可由第一作者或其他团队成员担任,在赛事全程负责系统操作等相关事务,中途不得更换。


(三)指导教师设置


参赛作品需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为提升作品质量,可邀请0至2名指导教师提供学术层面的指导与建议,但指导教师不直接参与作品创作。


(四)作品主题方向


作品主题需围绕能源经济领域展开,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能源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能源金融与碳金融创新、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应对、能源战略布局与能源安全保障、碳资产管理与碳中和路径、能源市场与碳市场建设、能源与环境政策优化、能源企业经营管理升级以及泛能源大数据应用等。为鼓励理论联系实际,赛事特别支持“非研究论文类”作品,倡导研究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实践。


(五)作品形式与赛道划分


1.  作品类别:参赛作品分为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及创新创业方案三种形式。


2.  赛道确定:其中研究论文类作品在提交时需明确标注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优化分析、计量分析、泛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及其他方法五类。赛事组委会将结合作品形式及研究方法,最终确定各作品所属的竞赛赛道。


(六)作品所有权归属


参赛作品的完整所有权归创作团队所有,除非有特殊书面说明,赛事组委会及相关合作单位均不享有作品的所有权。


(七)参赛数量限制


每名学生最多可参与两项参赛作品,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作品最多一项,同时担任作品联系人的次数最多一项,不可重复担任。


(八)学术诚信要求


1.  禁止情形:参赛作品严禁存在抄袭行为;不得将已公开发表的专利、著作、论文(包括经修改后的版本)用于参赛;禁止提交AI生成式作品;已被期刊录用的论文不得参赛;曾在全国性赛事中获奖或经修改的获奖作品也不得再次参赛。


2.  违规处理:所有参赛团队及个人须严格遵守学术诚信准则,若在赛事任一阶段或赛后被查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组委会将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收回已颁发的获奖证书,并将相关情况通报至所在高校。所有参赛学生均需签署《能经大赛参赛承诺书》,明确学术诚信责任。


(九)匿名评审规则


为保障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所有提交的作品在封皮及正文中,均不得出现参赛学校名称(含二级学院等下属机构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资助机构信息。若在赛事任一环节发现作品违反此规定,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需要说明的是,报名系统虽采用实名注册,但系统会为每部作品自动生成唯一编号,以保障评审的匿名性。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交流群加入:完成报名后,参赛团队成员须及时加入“北京林业大学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研究生组校赛微信群”,入群后请将个人备注统一修改为“姓名+班级”格式,便于后续信息传达。


2.  信息获取:赛事后续通知、评审进展及相关资讯将统一通过上述微信群发布,请各位参赛同学密切关注群内消息,确保不错过重要信息。


3.  问题咨询:若在参赛过程中遇到相关疑问,可直接在微信群内联系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工作人员将及时予以解答。


相关文章
考研问答
推荐视频
备考交流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