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技术经理人方向工程管理硕士(MEM)招生简章

2025-11-05 15:45:40 来源:研究生院


作为以科教融合为核心办学模式的创新型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 “国科大”)始终秉持 “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 的发展理念,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办学核心,同步打造精英化本科教育特色。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系、师资建设、培养流程、科研开展等多维度实现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京内四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及全国 113 个培养单位的办学网络。截至 2024 年 12 月,学校拥有 75 个直属教学科研单位,其中院系 46 个、各类科教机构 29 个;依托各培养单位建设的 23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 个国家研究中心、73 个重点实验室、8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91 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量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共同构成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国科大现代产业学院依托学校与中科院的科教资源积淀,专注于探索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路径,搭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协同衔接的机制框架,建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的新型共享模式,完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创新企业兼职教师评聘规则,构建校地产业联动发展格局,致力于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于一体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平台。


一、项目定位与培养架构


(一)项目核心内涵


技术经理人方向工程管理硕士(简称 “技术经理人硕士”)是国科大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体系下的特色培养方向,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以工程管理硕士基本教学要求为根基,聚焦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培育目标进行定制化构建。国科大现代产业学院全面负责该方向的招生组织、教学实施、培养管理及学生服务等全流程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学院充分释放国科大科教资源优势,深度整合校内各院系及中科院各院所的优质资源,同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导入产业端优质资源,通过系统化教学与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综合能力。该项目主要面向具备工程、管理、技术、投资等相关背景且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开放招生。


(二)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培育掌握工程管理、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等核心专业知识,兼具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端创新人才,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力。作为科技与产业之间的 “桥梁”,技术经理人已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该项目正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跨越 “死亡之谷” 的专业化人才。


(三)培养特色


产业需求导向:紧扣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多维知识融合:以工程管理学科为基础,强化多学科知识体系搭建,深度融入前沿科学技术内容,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


政策法规通透:系统解读行业政策法规,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提升专业实操能力,促进科技与产业高效对接。


顶尖实践支撑:依托中科院各院所雄厚科技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与专业指导,构建卓越实践平台。


全球视野塑造:密切追踪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实现与全球创新知识体系的高效对接,拓展国际视野。


科学精神培育:注重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培养,塑造具备创新思维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招生关键信息


(一)核心招生要素


招生专业:工程管理硕士


研究方向:技术经理人


考试科目: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培养方式:非全日制(不提供住宿)


学习安排:在职学习,主要采取周末授课模式


学习费用:13 万元


学制:2 年


(二)招生规模


2026 年技术经理人方向计划招收非全日制学生 35 名,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当年国家招生计划及报考情况动态调整,最终以国科大下达给现代产业学院的正式招生指标为准。


三、报考资格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方向正确,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学业水平与工作经验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截至 2026 年 9 月 1 日前,拥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且截至 2026 年 9 月 1 日前,拥有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并符合培养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


(3)已获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截至 2026 年 9 月 1 日前,拥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在读研究生报考须于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及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特别说明:该方向仅招收非全日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网上报名时报考类别须选择 “定向就业”,填报 “非定向就业” 者将不予准考。学生毕业时不进行就业派遣,录取后户口、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均不转入学校。


四、报名流程与要求


考生在报名前须仔细查阅国科大及现代产业学院发布的招生简章与招考公告,认真核查自身报考资格。在准考、复试、录取等各阶段均将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条件者将被取消相应资格,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相结合的方式,二者缺一不可。


(一)网上报名阶段


1.报名时间


(1)网上预报名: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每日 9:00-22:00;


(2)网上正式报名: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每日 9:00-22:00。


2.信息查询渠道


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相关招考信息。登录报名系统后,须认真研读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招生单位及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严格按要求填报信息。未按公告要求报名、信息填报错误或虚假、错过关键时间节点等造成的后果,均由考生自行承担。


3.网报填报要点


考生须如实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尤其注意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学籍学历等关键信息的准确性。技术经理人方向网报具体要求如下:


(1)“招生单位所在地区” 选择 “北京”;


(2)“考试方式” 选择 “21(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


(3)“报考单位名称” 选择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4)“报考院系所名称” 选择 “80232(现代产业学院)”;


(5)“报考专业” 选择 “125601((专业学位)工程管理)”;


(6)“报考研究方向” 选择 “01(技术经理人)”,“学习方式” 选择 “非全日制”,“报考类别” 必须选择 “定向就业”;


(7)“考试科目” 选择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4)英语二”。


4.网报注意事项


(1)国内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编号需填写证书右侧 16 位以上的 “证书编号”(前 5 位为高校代码),不得填写证书序列号;毕业院校更名导致不在可选列表的,选择 “其他” 并手动录入证书加盖印章的学校名称。


(2)国(境)外学历考生需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编号。


(3)报考点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就近点位,考生须牢记网报用户名与密码,用于后续准考证打印及调剂等操作。


(二)网上确认阶段


确认时间:以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为准,逾期不予补办。


确认材料:考生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及网上报名编号,按报考点要求办理确认手续。


费用缴纳:按报考点公告要求缴纳报考费,支付方式以报考点规定为准。


信息采集:配合报考点完成本人图像等电子信息采集,报考照片不得使用美颜、AI 变脸等修饰手段,因照片与本人不符导致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信息核对:认真核对网报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确认后的信息在后续各环节一律不予修改。


(三)其他报名须知


每位考生仅可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网报截止前可自行修改信息,确认后信息错误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承担。


须如实填写国家教育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情况,弄虚作假者将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国科大各培养单位均执行北京一区复试分数线。


网报与确认结束后,培养单位将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者准予考试,不合格者不予准考。


考生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严格遵守相关约定。


五、准考证打印


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相关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须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否则按违规处理。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六、入学考试安排


入学考试包含初试与复试两部分,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均折算为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 50%。


(一)初试环节


组织单位: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实施。


考试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 200 分)、英语二(满分 100 分),共两门科目。


考试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执行,非规定时间举行的考试不予承认。


考试地点:以报考点公告为准。


成绩查询: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初试成绩。


(二)复试环节


复试资格:初试总分及单科成绩均达到国家一区分数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面试、政治笔试、英语听力考试,具体方案将在复试前于现代产业学院网站公布。


资格审查:复试前将核查考生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材料,采取人证识别、数据比对等方式严格审核,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三)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进入复试后须加试两门专业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加试科目: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长:每科目 3 小时;


成绩要求:每科目满分 100 分,60 分为及格线,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七、体格检查


拟录取考生须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完成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体检不合格者将取消录取资格。


八、录取规则


遵循 “公开、公平、公正” 原则,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指标,综合考量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及身体健康状况,按初试与复试加权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九、培养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学制内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且成绩合格,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按相关规定审核批准后,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与硕士学位证书。


十、违纪处理规定


对于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


相关文章
考研问答
推荐视频
备考交流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