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2026年MPA招生简章

2025-10-31 14:48:02 来源:研究生院


一、学校及 MPA 项目概况


四川师范大学自 1946 年建校以来,便扎根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大学,该校始终坚持文理学科深度融合,推动理工、经管学科协同发展,实现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齐头并进,逐步构建起门类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办学层次提升方面,学校于 1979 年成功跻身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行列,2006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 年成为具备 MBA 办学资质的高校,2014 年又新增 MPA 办学资格,办学实力持续增强。


(一)学科支撑体系


硕士点支撑:学校现拥有多个与 MPA 教育高度相关的硕士培养方向,包括 “教育学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行政管理方向)”“土地利用管理与评价” 等,为 MPA 项目提供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


本科专业支撑:开设 “公共事业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等本科专业,形成从本科到硕士的 MPA 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链条。


省级机构支撑: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师网络联盟管理中心等省级培训与研究机构。其中,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长期承担全省高校管理干部及教师的培养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 MPA 项目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教学设施条件


基础教学场地:配备充足的教学与办公空间,拥有专用多媒体教室、小组讨论室、学术演讲室、多媒体语音室及专业资料室,满足 MPA 日常教学与研究需求。


实验实训平台:建有 18 个与 MPA 教育紧密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总占地面积达 1300 平方米。其中,ERP 沙盘实验室、金融实验室、行为决策研究实验室、财税与电子政务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同时设有会计实训实验室、安全展示室、创新实验室、计算机上机实验室等,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持。


实习与图书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了多个 MPA 相关专业实习基地,为学员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学校图书馆为四川省第三大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327 万册,电子图书 70 万余册,涵盖期刊(含电子期刊)15000 余种,为 MPA 学员学习与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


(三)师资队伍配置


核心教学团队:MPA 教育中心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立,并整合全校优质师资力量办学。现有专任教师及导师中,教授 14 人、副教授 14 人、讲师 1 人,其中 18 人拥有博士学位;同时包含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 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1 人,具备深厚的理论教学功底。


实践导师队伍: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专门聘请了一批来自宏观经济管理、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领域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将行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过程。


(四)培养目标与证书颁发


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心理素养、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多领域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证书颁发:学员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与培养环节,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要求后,可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二、MPA 项目报名要求


(一)报名基本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及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标准;


学历与工作经验要求:


持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者,需具备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者,需具备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且达到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


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者,需具备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注:工作经验年限计算方式为 “录取当年 8 月 31 日减去原学历证书获得年月”。


(二)报名方式与时间


报名阶段划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含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时间:


预报名时间: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每日 9:00~22:00;


正式报名时间: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每日 9:00~22:00。


网上确认安排:网上报名信息确认的具体时间、方式及要求将另行发布公告,最终以四川师范大学官方公告为准。


报名平台: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一报名平台,按系统要求完成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操作。


三、MPA 项目考试与录取


(一)考试环节设置


初试(全国联考):


考试科目:包括综合能力(涵盖数学、逻辑、写作三个部分)与外语(英语二)两门;


考试分值:两门科目总分共计 300 分。


复试:


组织条件:学校划定全国联考科目合格分数线后,对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单独组织复试;


复试内容:包含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其中面试涉及英语测试与综合能力测试;


具体安排:复试的详细内容、时间及方式,将以研究生院与 MPA 教育中心发布的通知为准。


(二)录取规则


学校将综合考量考生的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在符合教育部及学校招生录取条件的前提下,按照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相关文章
考研问答
推荐视频
备考交流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