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5-10-23 10:39:46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一、招生政策说明


(一)考试与录取原则


报考 “骨干计划” 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 “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 的原则。教育部将按学科门类分别划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二)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生源地为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 个省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 6 个省区工作满 3 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生源地为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7 个省市的少数民族考生;生源地为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6 个省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满 3 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在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与管理任务的教职工;以及在西藏工作满 5 年以上的 “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 毕业生。


二、招生计划安排


我校 2026 年 “骨干计划” 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47 人,具体招生计划可参考相关专业分配方案。该计划以录取少数民族考生为主,汉族考生录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 20%。


特别提醒:我校 2026 年 “骨干计划” 在河北、吉林两省不分配招生名额,考生需注意避免误报。


三、招生专业范围


除会计硕士(MPAcc)外,我校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所有专业,均接收 “骨干计划” 考生报考。考生可根据自身专业需求,选择符合条件的专业填报。


四、招生报名流程


(一)报考条件要求


考生需同时满足两项条件:一是符合 “骨干计划” 的报考条件,二是符合我校各招生专业的具体报考条件(详见《中南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生在报名前需自行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二)报名具体流程


报考 “骨干计划” 的考生,需依次完成资格审核、网上报名、网上确认三个环节的手续,具体要求如下:


资格审核:


考生需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 “骨干计划” 资格申请平台,提交个人申请信息及相关证明材料,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后续报名环节。具体审核要求可参考各省发布的 “骨干计划” 报考事项说明。


网上报名:


需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完成报名,逾期无法补报。网上报名时,“考试方式” 需选择 “全国统考”,“专项计划” 需选择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录取类别” 需选择 “定向就业”;“定向单位” 填写规则为:非在职考生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栏的盖章单位填写,在职考生按单位意见栏的盖章单位填写。


网上确认:


网上确认的准确时间,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所选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公告为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的考生,本次报名无效。


五、考试与录取规则


(一)考试要求


报考 “骨干计划” 的考生,需按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统一规定,参加初试及复试。


(二)复试分数线与组织


我校将依据教育部划定的 “骨干计划” 考生复试基本分数线,结合招生名额、分省计划、考生初试成绩等因素,确定本校 “骨干计划” 考生的复试成绩基本要求。


复试工作由我校统一组织实施,与非 “骨干计划” 考生的复试同步进行。同等学力考生参加复试时,需加试(笔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复试具体安排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官方网页发布的信息。


(三)调剂限制


“骨干计划” 考生仅可在该专项计划内调剂,不得调剂至计划外专业;未报考 “骨干计划” 的考生,也不得调剂至该专项计划。


(四)入学与培养


被录取的 “骨干计划” 硕士研究生,将直接进入我校进行基础强化学习,学校不单独安排基础强化培训;其修业年限与学习年限,与我校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录取的研究生保持一致。


六、就业管理规定


(一)就业去向要求


“骨干计划” 研究生毕业后,需履行定向就业协议,返回定向地区或定向单位就业:


在职研究生需回到原工作单位就业;


非在职研究生需到定向地区的就业单位就业;


毕业离校时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非在职研究生,需将就业去向落实至定向省区市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毕业生档案需按要求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区市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二)博士报考限制


未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及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


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后,“骨干计划” 硕士研究生可在学习期间或服务期内,报考 “骨干计划” 博士研究生,并签订 “骨干计划” 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七、其他重要事项


招生信息公开:


我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招生信息公开的要求,及时公开 “骨干计划” 的招生计划、报考要求、复试录取规则、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及成绩、拟录取考生名单及成绩等信息。考生需在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官网查询相关信息。


优先录取政策:


对西藏、新疆地区考生,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考生,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地区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优先录取。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我校一律不予录取;已录取的考生,其录取资格无效。


定向协议签订:


所有被录取的 “骨干计划” 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需通过 “骨干计划” 数字化管理平台,与招生单位(我校)、工作所在单位(仅限在职考生)、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就业协议书。考生报名后若在职 / 非在职身份发生变化,需按录取时的实际身份签订协议。被录取的在职考生入学后,不迁转户口。


培养与管理责任:


我校作为 “骨干计划” 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的责任主体,对 “骨干计划” 研究生的修业年限、培养经费、学业奖助等事项,均按照我校普通类研究生的相关规定执行,与其他研究生待遇一致。


培养标准:


我校对 “骨干计划” 研究生坚持 “爱、严、细” 的管理原则,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不降低培养与管理标准。


违规处理:


对违反 “骨干计划” 招生、考试、录取相关规定的考生或工作人员,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政策衔接:


本简章未尽事宜,参照《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教育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我校发布的相关通知要求执行。若我校公布的内容与上级最新政策存在冲突,以上级最新政策为准。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考研问答
推荐视频
备考交流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