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报考点2025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一、本报考点(4305)在标准考场容量内仅接受下列考生报名:
吉首大学2025届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报考管理类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
二、考生填写报名信息前,请仔细查看报考学校《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并遵守其中的有关规则。
三、网上报名
网上预报名:2024年10月9日至12日,每天9:00-22:00。
网上报名:2024年10月15日至28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网报时考生账号必须实名注册,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报名期间,可自行修改网上个人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如果要更改报考信息中不允许修改的项目(如报考点、报考院校等),只能取消(报名期间内)该报考信息的有效性,并重新填报有关信息。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网址:https://www.chsi.com.cn)
凡是网报系统提示无法核实学籍学历的考生,必须到有关权威认证机构进行学籍学历认证(未毕业自考生除外),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认证结果提交报考的招生单位,否则责任自负。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报考费网上支付
1.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期间均可以在网上支付报考费。缴费时间:10月9日-12日,每天9:00-22:00;10月15日-28日,每天9:00-22:00。报名考试费按《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公布全省教育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湘发改价费规〔2023〕468号)文件规定为每生200元。
2.考生按照网报要求填报好本人所有信息并确认有效后,系统会自动进入网上缴费界面。网上缴费成功后,系统会提示支付完成,请务必及时核实是否支付成功。
3.凡未在规定时间内网上缴纳报考费的考生,网上确认系统无法调取网报数据,报考点将拒绝考生确认。
4.下列四种情况可以退还报考费:①已经缴费但信息无效;②网报期间因系统原因导致多缴费;③未通过网上确认;④错过网上确认。
下列两种情况不予退还报考费:①已通过网上确认,但被招生单位不予准考的考生;②未能参加考试的考生。
五、网上确认
网上确认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至4日。考生均需按照有关要求提供本人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确认,具体确认时间、程序和要求详见后续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吉首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公告》。未经网上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报名考试资格,不允许参加考试。
六、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和影响考试。
七、初试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八、诚信考试温馨提醒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八十四条,对“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其他帮助、向他人非法出售或提供考试试题答案、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考试”的行为明确了法律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厉惩治考试作弊犯罪。在此特别提醒:敬请诚信考试!
2.作弊考生的作弊情况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按照规定,认定考试作弊的考生,通知单将寄到本人学习或工作单位,由本单位进行相应处罚。作弊情节特别严重的考生还将停止其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
3.根据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4.在我报考点参加初试的考生使用湖南省统一配备的作答工具答题,除科目有特殊要求(如使用绘图工具等特殊用品)外,考生不得自带作答工具,否则,将按照考试违规处理。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在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确认、考试过程中要树立诚信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避免违纪违法。
九、其他
招生考试其他有关事项,请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吉首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浏览查询公告通知。
(https://yjsc.jsu.edu.cn/zsgz1/sszs.htm)
吉首大学报考点联系方式:0743-8561096。
-
华东交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我校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与具体安排,现将招生计划、报名要求、培养管理等核心内容整理如下,供考生参考。一、招生计划安排我校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个类别,各招生专业的具体研究方向、对应的考试科目等详细信息,可查阅学校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需注意的是,研招网填报系统中显示的招生人数,为学校 2026 年拟招生计划数(该数字不包含推免生拟招生名额),仅作为参考依据;最终实际招生人数,需以教育部及江西省当年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我校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实行专项专用,不与普通招生计划混用。该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将由我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自主制定并公布。二、推荐免试生接收办法我校欢迎全国各高等院校(尤其国内重点大学)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具备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需在国家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登录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 完成志愿填报,并按要求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除上述推荐免试考生外,其他符合免初试资格的考生,需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段内,登录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 办理报名手续。三、报考基本条件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并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国家及我校制定的体检标准。考生的学业水平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属于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需在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将自动失效。(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截至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已满 2 年及以上;或为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以上两类人员均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员。特别提醒:在校研究生若报考我校,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报名参加我校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符合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的要求。报名参加我校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符合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者可报考)” 的要求。报名参加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其中工程管理代码为 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拥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水平)且拥有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后拥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此外,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试招生政策,同时需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 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从 2027 年招生起,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中的工业工程与管理(代码 125603)、物流工程与管理(代码 125604)两个方向,报考条件也需符合上述第 7 点要求。请考生在报名前,仔细研读我校报考条件,自行审核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网上报名。若因考生未自审或自审失误导致无法参加复试、无法被录取等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四、报名流程与要求硕士研究生报名包含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关键阶段,具体安排如下:(一)网上报名阶段报名时间: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每日开放时段为 9:00—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每日开放时段同样为 9:00—22:00。报名操作: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报名平台,按照平台提示与要求,如实、准确填写个人报名信息,完成网上报名操作。学历(学籍)校验:报名期间,系统将自动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报名平台查看校验结果。同时,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相关平台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提前确认信息准确性。校验未通过处理:若考生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需在招生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学历(学籍)的补充核验,确保报名资格有效。(二)网上确认阶段确认时间:网上确认的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及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并对外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负责组织实施。确认要求:所有考生均需完成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环节,积极配合报考点要求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需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若有补充材料要求,需按核验工作规定提交,逾期将无法补办确认手续。特殊提醒: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若因考生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参加初试、复试或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五、报考注意事项“退役大学生士兵” 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需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在复试阶段,考生需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与《退出现役证》原件,供学校进行资格复核,复核不通过者将无法参加复试。现役军人若报考我校,需提前认真了解军队及我校的相关报考要求,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格式与要求填报个人报考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合规。所有考生均需如实填写报考信息,不得隐瞒或虚报。若发现考生违反我校报考规定、存在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考试(含初试、复试)资格或录取资格,且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六、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定义: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备研究生教育实施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通常会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社会实践的同时,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与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学历学位效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国家与社会均予以认可。报考限制:按照相关要求,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不招收非在职考生。七、初试安排初试时间:2025 年 12 月 20 日至 21 日,具体考试时段以准考证标注为准。初试地点:由各报名点统一指定,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按照准考证上注明的地点参加考试,不得擅自更改考试地点。八、复试安排复试时间:复试具体时间将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我校会根据当年国家划定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分数要求,确定符合我校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复试通知: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将由我校研究生院或相关培养学院通过官方渠道通知,同时考生名单会在学校官网上进行公示,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复试规则与要求:(1)我校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制度,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不低于各学科专业已公布招生计划的 120%。(2)复试的具体内容、考核方式及相关要求,将在复试前通过官方渠道告知考生,考生需提前做好准备。(3)以下情况的考生不予录取: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体检结果不符合要求者、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4)考生的录取名次,将根据其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相加后的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定。九、录取管理录取类型划分:我校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两种录取类型,考生需在报名时明确选择,一旦录取,不得变更录取信息中的就业方式。录取原则:学校将严格按照考生总成绩排名、招生计划、复试考核结果及体检、思想品德考核情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确保录取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十、学习年限与费用标准(一)学习年限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 3 年。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可按学校规定申请提前半年或 1 年毕业,具体申请流程与要求以学校相关制度为准。(二)费用标准学费:(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代码 125601)、会计、工商管理、翻译、艺术、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汉语国际教育、金融、社会工作、知识产权等专业学位,学费标准为 12000 元 / 学年;其他专业学费标准为 8000 元 / 学年。(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差异,区间为 12000-20000 元 / 学年,具体各专业收费标准可查阅招生专业目录。住宿费:(1)全日制新生住宿费标准为 700-1000 元 / 学年,具体住宿安排由学校统一分配。(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统一安排住宿,考生需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十一、其他重要说明政策调整:在招生过程中,若上级主管部门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或调整现有政策,我校将根据新政策对招生安排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公告,确保考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招生事宜中未尽之处,以国家相关文件及学校规章制度为准。卓越工程师学院招生:我校装备制造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6 年将单独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改革,推动产教融合。该学院招生的详细信息,可查阅研究生院、装备制造卓越工程师学院官网发布的《华东交通大学装备制造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培养校区:我校所有硕士研究生均在南、北两个校区进行培养,具体培养校区安排将在录取后通知考生。奖助体系:为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学习与科研活动,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校研究生可申请的奖助项目包括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此外学校还设有 “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专项奖学金等。有关奖助体系的具体内容,可查阅研究生院及各学院官方网站;奖助体系的解释权归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事务与资助管理办公室所有,咨询电话为 0791-87046787。需注意的是,各类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仅为参考,最终标准将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相关文件政策综合确定。信息获取渠道:我校研究生教育相关情况及后续招生动态信息,可通过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查询,考生可关注上述渠道,及时获取招生通知、政策解读等内容。十二、联系方式单位代码:10404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双港东大街 808 号邮政编码:330013联系部门: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考试办公室咨询电话:0791-87046600、0791-87046551联系人:匡老师、孟老师研究生院官方网址: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研究生微信公众号:hdjdgu2025-10-21 17:24:08
-
硕士招生 |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4年研究型硕士(MRes)项目介绍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全球排名位居前100之列。研究型硕士学位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同时培养研究方法和项目管理方面的通用可迁移技能,从而助力在读研究生参与到创新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和授课型硕士学位课程相比,研究型课程更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帮助那些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对学术生涯或工业领域发展有追求的学生实现目标。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共开设了7个研究型硕士项目。01 研究型硕士学位课程 (MRes)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型硕士)(MR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型硕士)(MRes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智能设计研究(研究型硕士)(MRes 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cture)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型硕士)(MRes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机械工程(研究型硕士)(MRes Mechanical Engineering)智能建造(研究型硕士)(MRes Smart Construction)可持续能源与建筑技术(研究型硕士)(MRes Sustainable Energy and Building Technologies)★ 入学时间:2024年9月学习时长:全日制1年学费(人民币):中国大陆学生:100,000元/学年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学生:100,000元/学年国际学生:110,000元/学年02 专业特色采用全英文授课,实行小班化互动教学模式;教材均从英国诺丁汉大学引进;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同步英国诺丁汉大学标准;师资团队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委派,或按照同等标准在全球范围内选聘;可共享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网络及教学资源;毕业颁发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本部完全一致的学位证书,且该证书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采用1年英式学制;实行申请制入学,无需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03 入学要求学术成绩要求:需具备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达到英国学制下的二等上(upper second)或同等水平及以上,有相关领域从业经历者将被优先考虑。各专业对学科背景的具体要求可参考下文的专业课程简介。英语语言成绩要求:母语非英语且本科学位非全英语教学院校授予的学生,需提交英语语言测试成绩:雅思总分6.0,且各项成绩不低于5.5;或PTE总分65,且每项成绩不低于59;或托福iBT总分80,其中写作和听力不低于17,阅读不低于18,口语不低于20。04 申请方式学校采用英国式申请制进行择优录取,录取决定基于申请者的本科学术表现及英语语言成绩,无需参加全国统考。有意向就读的学生可直接通过申请系统提交申请及证明文件。需提前准备的申请材料主要包括:研究提案、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如有)的学位与学历证书及成绩单、推荐信、语言成绩等。申请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024年6月10日申请网址:https://oaas.nottingham.edu.cn 05 课程简介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型硕士(MRes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申请人需具备机械工程、制造工程、材料、航空工程、化学工程或其他相关工程背景。专业介绍:该专业为化学工程、化学技术等理工背景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教育体验,通过化学工程领域的学习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工业实践或深入研究的能力。学生有机会在实验或模拟项目中探索先进工艺与技术,并通过分析解读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完成学业。培养目标: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在良好环境中开展创新与设计;培养研究方法的可迁移技能;通过独立研究深化对特定课题的调研。可持续能源与建筑技术研究型硕士(MRes Sustainable Energy and Building Technologies)申请人需具备机械工程、制造工程、材料、航空工程、化学工程或其他相关工程背景。专业介绍:该专业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连贯的教育体验,通过在能源、建筑和环境领域的学习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力与专业技能。项目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这也是学生的一大竞争优势。此外,项目还致力于提高教学活动对学生及不同学术、专业背景从业者的吸引力。具体培养目标: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在良好环境中开展创新与设计;培养研究方法的可迁移技能;通过独立研究深化对特定课题的调研。智能建造研究型硕士(MRes Smart Construction)专业介绍:该专业旨在传授土木工程和智能建造领域的前沿知识,以及研究和项目管理方面的通用可迁移技能,让学生能够参与创新及前沿研究与开发工作。与理学硕士专业相比,该专业更侧重研究,尤其适合希望攻读博士学位、投身学术领域或进入企业发展的学生。根据教学资源的可用性及未来需求,专业可能会增设选修课程,以体现土木工程和智慧建筑领域的新进展,如高级测量、结构工程、运输工程、海岸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管理、建筑材料、交通工程、建筑和基础设施资产的地理空间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建模技术、高级FE/DEM/CFD分析、高级数据分析方法、供应链与制造管理及高级施工技术等。智能设计研究研究型硕士(MRes 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cture)申请人需具备产品设计与制造、制造工程、人因学、人机交互或其他能完成相关课程的工程背景。专业介绍:该专业目前由多所英国大学开设,并得到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RSC)等研究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专业致力于让设计研究人员掌握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针对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设计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响应政府利用创新与创意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福祉的号召,满足雇主对相关领域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与理学硕士专业相比,该专业更强调研究,尤其适合希望攻读博士学位、投身学术领域或进入企业发展的学生。根据教学资源的可用性及未来需求,专业可能会增设选修课程,以体现创新设计、产品设计和制造工程领域的新进展,如计算机科学、人因工程和人体工程学、高等工程学等。机械工程研究型硕士(MRes Mechanical Engineering)申请人需具备机械工程、制造工程、材料、航空工程、化学工程或其他相关工程背景。专业介绍:该专业为机械工程、制造工程、材料、航空工程、化学工程及其他理工背景学生提供全面、连贯的教育体验,通过在机械、制造和材料工程领域的学习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工业实践或深入研究的能力。学生有机会在实验或模拟项目中探索先进工艺与技术,并通过分析解读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完成学业。培养目标: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推广基于商业的机械、制造和复合材料工程新思想与新技术;培养研究方法的可迁移技能;通过独立研究深化对特定课题的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型硕士(MRes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申请人需具备机械工程、制造工程、材料、航空工程、化学工程或其他相关工程背景。专业介绍:该专业为机械工程、制造工程、材料、航空工程、化学工程及其他理工背景学生提供全面、连贯的教育体验,通过在机械、制造和材料工程领域的学习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工业实践或深入研究的能力。学生有机会在实验或模拟项目中探索先进工艺与技术,并通过分析解读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完成学业。培养目标: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推广基于商业的机械、制造和复合材料工程新思想与新技术;培养研究方法的可迁移技能;通过独立研究深化对特定课题的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型硕士(MR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申请人需具备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或其他相关科学或工程学科背景。专业介绍:该专业为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及其他理工背景学生提供全面、连贯的教育体验,传授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研究技能与批判性思维。学生有机会在实验或模拟项目中探索先进工艺与技术,并通过分析解读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完成学业。通过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工业实践或深入研究的能力。培养目标: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推动环境管理与环境工程系统设计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培养研究方法的可迁移技能;通过独立研究深化对特定课题的调研。06 专业大纲1.研究培训课程(Generic Research Training module)该课程由理工学院开设,是研究型硕士生的必修课,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研究培训(Research Training):学生需参加研究生院提供的一定数量培训课程,形式可为线上或线下。科研论文写作培训(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 Writing):由理工学院教师授课,旨在提升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讲解论文发表的注意事项,包括4-5小时讲座和2小时小组辅导。职业发展培训(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学生需参与院系组织的讲座和研讨会,学习前沿专业知识,出席情况需经导师批准核实。2. 毕业论文(Thesis)学生需在学年结束前提交毕业论文,由校外评审和校内评审共同审核。评审老师会出具独立评审报告,决定论文是否通过及是否需要安排进一步的口头答辩。07 学生分享郭登婷(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型硕士毕业生,现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攻读博士):“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攻读研究型硕士项目,让我明白了研究的本质是什么,也学会了如何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从宁诺毕业后,我决定出国继续攻读博士,去探索不同的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由于宁诺的教学模式与国外体系非常相似,我能无缝衔接到现在的学习和研究中。宁诺的导师和实验员团队都非常专业和热心,我很想念在宁诺的美好时光。”08 更多项目选择除上述研究型硕士(MRes)项目外,宁波诺丁汉大学教育专业博士(EdD)和其他博士(PhD)项目也在火热申请中,欢迎优秀学子申报!▫ 教育专业博士(EdD)▫ 更多博士项目(PhD)欢迎参加硕博校园咨询日活动,现场可进行一对一咨询:▫ 日期:12月9日(周六)▫ 时间:13:30-17:00▫ 地点: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创新创业大楼IEB▫ 主要活动安排:硕博专场说明会时间:13:30-14:30地点:国际创新创业大楼IEB 122宣讲内容:2024入学硕博项目解读、招生专业和申请流程、奖学金政策解读、在校生就读体验分享。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专场说明会时间:14:30-15:00地点:国际创新创业大楼IEB 122*具体活动地点以现场指示牌为准参与活动请点击链接提前报名。09 联系我们招生咨询:电话:+86 (0)574 8818 0182邮箱:Admissions@nottingham.edu.cn如有其他申请相关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电话:+86 (0)574 8818 0182邮箱:Admissions@nottingham.edu.cn2025-08-15 11:14:17
-
中南大学关于2025级研究生新生报到资格审查与学籍注册的通知依据《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管理文件,现就 2025 级研究生新生办理报到资格审查与学籍注册的具体事宜,发布如下通知:一、适用对象范围本次报到资格审查与学籍注册,覆盖所有被我校录取为 2025 级的研究生新生。具体包括:往年申请保留入学资格、2025 年正式入校的研究生,国际研究生,港澳台地区研究生,以及已转入博士阶段学习的八年制学生。需特别说明的是,2025 年录取后(或主动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不纳入本次审查与注册范围。二、报到资格审查与学籍注册安排(一)关键时间节点报到时段:2025 年 9 月 13 日。其中,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在 7 月 4 日完成报到并开始课程学习,此类新生仍需在 9 月 13 日的报到时段内,完成后续资格审查等全部流程。学籍注册时限:自 9 月 13 日起至 9 月 20 日 24:00 截止,逾期将无法完成注册。(二)详细办理流程研究生新生需按以下步骤依次完成报到、资格审查与学籍注册,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缴纳学费与住宿费,并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填写个人相关信息;随后携带规定材料前往二级培养单位办理报到;由二级培养单位完成资格审查后,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进行报到确认;最后由新生自行完成学籍注册。各环节具体要求如下:费用缴纳:新生需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足额缴纳学费与住宿费,未完成缴费将影响后续流程。个人信息填报:在前往二级培养单位办理报到资格审查前,新生必须完成个人信息填写,否则无法进行资格审查确认。新生需登录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网址:http://gms.csu.edu.cn/),准确录入父母或监护人信息、前置学历学位信息,并维护个人基础信息(登录系统后,点击首界面左侧 “学生个人信息” 处的 “编辑” 图标,即可进入信息录入页面)。特别提醒:若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发生变动,需及时在系统中更新,确保信息有效性。报到材料准备:新生需携带以下材料:录取通知书、校园卡、本人有效身份证、前置学历(即用于获取研究生报考资格的学历)的毕业证与学位证原件,以及从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学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简称《备案表》),或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 (境) 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简称《认证书》)。资格审查办理:所有新生需在规定报到时间内,携带上述材料到所属二级培养单位,接受入学资格审查。二级培养单位将结合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与新生提交的纸质材料进行核对确认。需重点注意:2025 年 9 月 13 日前,所有新生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且持有有效的《备案表》或《认证书》(毕业时间以《备案表》或《认证书》标注的时间为准),未满足此条件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与入学资格,无法办理报到及注册手续。网上学籍注册:完成报到流程且通过资格审查的新生,需在规定注册时限内,登录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 完成网上学籍注册。若未完成上述 1-4 项流程,将无法进入学籍注册环节。注册章加盖:研究生证预计在国庆节前后发放,新生领取研究生证后一周内,需前往二级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干事处,加盖注册章。除 2025 年录取(或申请)后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外,所有 2025 年入学的研究生均需完成网上学籍注册。三、未按时报到与注册的处理办法(一)暂缓报到注册申请因特殊情况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报到与注册的新生,需提前以书面形式向所属二级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干事申请暂缓办理,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批通过后方可暂缓。暂缓期限最长为两周,暂缓期满后一周内,需补全所有报到与注册手续(包括网上注册与研究生证加盖注册章)。若未提前请假,或请假逾期仍未办理报到注册,除因不可抗力因素外,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二)经济困难新生的帮扶渠道若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时缴纳费用,新生需在报到与注册期间,主动联系所属二级培养单位的辅导员,提交相关贫困证明材料,申请助学贷款或通过 “绿色通道” 办理入学手续,确保顺利完成报到。四、工作要求与重要提示研究生新生报到资格审查与学籍注册工作,涉及严格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新生的切身利益。学籍注册不仅是保障研究生自身权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此提醒全体 2025 级研究生新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按时、准确完成资格审查与学籍注册的各项流程,确保入学手续顺利办理。中南大学研究生院2025年9月8日2025-09-10 09:41:25
-
中国民航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接收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重要举措。为做好我校2025年推免生的接收工作,根据教育部、天津市教育考试院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管理(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研究生院负责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二)学院管理1.招生学院成立由院长、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相关工作组,负责本学院推免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具体实施。2.招生学院根据本方案制定学院接收推免生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二、接收对象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三、招生专业招生专业以“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公布的为准。四、接收流程(一)报名所有推免生均须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报名。9月28日,推免生查询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填写报考志愿。未在推免生服务系统中报名、接收复试通知、接收待录取通知的推免生不能录取。(二)组织复试1.复试安排复试工作具体由招生学院安排和组织,学校整体安排如下:(1)时间:9月29日-10月18日;(2)复试要求复试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分值等复试内容由学院自主确定。学院根据学科特点采用面试、笔试、实验实践技能测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每个学生的考核时间不少于20分钟。招生学院复试安排、复试方式、复试内容、考核方式、复试时间等招考信息须写入学院接收推免生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实施办法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在学院主页上公示。2.复试考生需提交材料:(1)《中国民航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2)本科阶段1-6学期的大学成绩单原件(须加盖教务部门公章)及复印件。(3)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证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业务及其他特长等方面的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学生工作部门或所在院系部门公章)。(4)对于以特殊学术专长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需提交所在学校出具的推荐信及相关证明材料。(5)上述材料请在报名申请后,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硕士考生登录”界面在线提交,账号密码见登录界面。(https://yjszs.cauc.edu.cn/)(6)上述书面材料原件请在参加复试前提交报名学院。要求所有上报材料规范、整洁,A4幅面纸张装订,材料装订顺序按以上要求提交的申请材料顺序编排。3.发放待录取通知各学院将复试合格的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后发送待录取通知,并督促学生接收。五、公示及录取1.学院向复试合格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同意待录取后,我校一律不再取消。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待录取通知者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2.拟录取推免生经学校公示,并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正式录取。3.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7日。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录取资格:(1)截止于2025年新生报到时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的;(2)有违纪处分记录的;(3)体检不合格的;(4)被推荐人存在其他事由,我校认为不适宜接收的。六、信息公开1.各学院在学院网站公开接收推免生招生工作实施办法。2.各学院公布咨询及申诉渠道(含电子信箱、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等),并保证相关渠道畅通。七、监督欢迎广大师生对接收推免生工作进行监督,校纪委及研究生院接受反映举报,为便于核实处理和反馈情况,举报人需提交署名书面材料。监督电话:校纪委022-24092242、研招办022-24092146。八、联系方式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2-24092146电子邮箱:caucyjs@cauc.edu.cn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www.cauc.edu.cn/yjsy/2025-08-18 15:39:08
-
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指南各位考生: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将通过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开展。此次复试采用“双机位”模式,主机位使用阿里旗下的“钉钉”软件,辅机位使用腾讯旗下的“腾讯会议”软件。为确保复试顺利进行,请进入复试的考生仔细阅读以下指南,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一、复试时间安排复试时间预计安排在5月19日至20日之间,具体时间将由复试助理通过钉钉通知各位考生。复试全程采用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考生需在独立空间内参加考试,按照“双机位”模式进行设备布置,一个机位用于拍摄考生正面,便于与考官进行在线交流;另一个机位则从考生侧后方拍摄,用于监控考场环境。二、复试费用缴纳进入复试环节的考生需缴纳复试费100元人民币。缴费时间限定在2025年5月14日10:00至5月18日20:00。考生需登录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bm.cuc.edu.cn/10033/user/login/login),使用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完成注册并缴纳复试费。三、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将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考生需根据以下清单准备相应材料,并在复试演练时向报考学院复试考试助理展示原件,同时提交扫描件。1.港澳地区考生需提供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以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2.台湾地区考生需提供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以及《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3.考生需提供初试统考《准考证》。4.学历学位证明材料:非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有效的教育部认证报告文件;应届毕业生需提供成绩单以及手写签名的承诺书(承诺9月入学前可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若学位授予单位在国(境)外,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5.需提供两名(或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书面推荐。四、硬件设备要求考生需提前准备好满足“双机位”要求的硬件设备,具体如下:(一)主机位主机位设备应放置在考生正前方,用于近距离拍摄考生正面,并完成考生与考官的交流。主机位设备可选择笔记本电脑(若摄像头分辨率较低或麦克风效果不佳,建议配备外置摄像头及麦克风),或台式机(需配置高清摄像头、音箱及麦克风)。考试期间,考生需关闭电脑中的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或其他类似应用程序,确保主机位电脑桌面仅显示考试系统界面,无其他应用程序干扰。主机位摄像头需正对考生本人,考生应保持坐姿端正,确保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二)辅机位辅机位设备应放置于考生侧后方45度角、1.5米左右处,用于监控考场环境。若辅机位使用智能手机,建议配备手机支架。考试期间,考生需取消手机的闹钟、锁屏等设置,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同时关闭手机信息、通话等功能及相关软件,避免考试过程受到干扰。辅机位设备需具备自由移动能力,考生需根据考官指令随时调整机位位置,并确保辅机位摄像头角度和位置能够清晰拍摄到考生的答题情况。五、网络条件考生应确保考试网络环境稳定可靠,建议具备有线宽带、WiFi、4G/5G移动数据网络等两种或以上网络形式。考生需提前测试网络情况,若发现网络不稳定等问题,应及时处理,以确保考试时网络畅通无阻。六、软件安装与使用考生需提前下载并安装相关软件,并熟悉其使用方法。(一)钉钉“钉钉”软件将作为复试的主机位平台。考生需提前在设备上下载、安装并熟悉最新版“钉钉”软件的使用方法。下载地址为:https://page.dingtalk.com/wow/z/dingtalk/default/dddownload-index?from=zebra:offline。考生需在5月18日上午10:00前添加复试考试助理的钉钉号(钉钉账号为:cucyanzhao),添加时需注明“报考学院_报考专业_考生姓名”。(二)腾讯会议“腾讯会议”软件将作为复试的辅机位平台。考生需提前下载、安装并熟悉最新版“腾讯会议”软件的使用方法。下载地址为:https://meeting.tencent.com/activities/index.html?fromSource=sem4_gwzcw.3910919.3910919.3910919。模拟演练和正式考试前,复试考试助理将通过钉钉告知考生进入腾讯会议的会议号及时间。建议考生在主机位和辅机位设备上均安装“钉钉”和“腾讯会议”两套软件。若主机位设备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临时故障,考生可通过辅机位设备的“钉钉”与复试考试助理及时取得联系,按照考试助理的指令进行操作。七、考试环境要求考生需选择独立、安静、光线明亮的房间作为考试场地,独自参加网络远程考试。考试期间,严禁他人进入考场或与外界进行交流,考场内不得出现其他声音。考生需面向墙面,间隔不超过1米,面前桌子表面仅可摆放身份证及学院(研究院、实验室)要求的考试用品。考生所用设备内不得存放与考试相关的资料。考生视频中的背景必须是真实环境,不允许使用虚拟背景或更换视频背景,也不得开启视频美颜等功能。八、考前模拟演练考前模拟演练是确保复试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我校相关学院(研究院、实验室)复试考试助理将在考试前通过钉钉发布模拟演练的时间与内容,并组织所有考生进行考前模拟演练。考生需及时添加复试考试助理的钉钉号(钉钉账号为:cucyanzhao),并登录钉钉平台查看相关信息,按时参加考前模拟演练。若有疑问,考生应及时与各学院(研究院、实验室)考试助理取得联系(限工作时间)。考生若无故失联或不参加考前模拟演练等环节,将被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九、考试用品准备考生需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以及学院(研究院、实验室)要求的其他考试用品。十、候考要求候考期间,考生需再次确认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安装与使用、考试环境、衣着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手机信息、通话等功能及相关软件已关闭。考生需提前准备好考试期间需向考官展示的证件及材料,并完成上卫生间等准备工作。考生需确保五官(眉、眼、耳、鼻、口)清晰可见,不得故意遮蔽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佩戴墨镜、口罩、耳机、饰品、帽子等,以保证身份确认及考试全程实时监控的有效性。考试前,考生需按照学校和报考学院(研究院、实验室)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身份核验,依次进入指定网络远程考场,并配合完成周围环境检查和随身物品检查等。正式开考前,考生需面部正对“主机位”摄像头,向工作人员展示本人身份证等,经综合比对通过后方可进入正式考试环节。十一、正式考试要求正式考试前,考生需根据考务人员的指令,手持辅机位摄像头环绕360度展示本人应试环境,并手持身份证接受考务人员远程身份核验及存档等操作。考试期间,主机位和辅机位设备需全程开启,考生需全程面对摄像头,确保头肩部、双手在视频画面中清晰可见,不得做与考试无关的动作,不得中途离开位置,否则将按违纪处理。考生需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得查询资料或接收其他信息,不得与外界进行任何形式的联系。考生严禁在考试过程中进行录音、录像、直播、录屏、截屏等操作,严禁将考试题目、内容等相关资料在考中或考后存档或外传。若考试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考生需保持冷静,并第一时间打开手机信号,通过“钉钉”与考试助理联系。考生在接到考官关于考试结束的明确指令后,方可退出主机位和辅机位的考试平台。考生若无故失联不参加考试,或在考试过程中无故中断且不主动及时联系考试助理,将被视为放弃参加考试。考试过程中,若考生拒不配合考务人员的指令,将按违纪处理。复试时,考生需在考试助理的协调下(通过考试助理的手机钉钉),依次进入钉钉以及腾讯会议的视频会议中。完成复试后,考生需在考试助理的协调下,依次退出视频会议。十二、其他说明若学院(研究院、实验室)的具体要求与本指南所述存在差异,以学院(研究院、实验室)的具体要求为准。考试完成后,考生需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后续关于录取等方面的通知。若有未尽事宜,考生需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后续通知。考生若有疑问,可通过电话或邮件进行咨询。咨询电话为010-65779227(工作日:9:00-11:30;14:00-16:30),咨询邮箱为cucyzb@cuc.edu.cn。希望各位考生能够认真阅读以上指南,提前做好复试准备,确保复试过程顺利进行。祝各位考生复试顺利!2025-08-20 10:01:53
-
25fall 硕士预录取 | 开启快捷通道,抓住今年上岸的黄金机会!关于预录取预录取优势申请流程简化,成功通过者将获得预录取通知不限制本科专业,无需提交语言成绩预录取流程申请人扫码提交基本信息(报名截止时间:2025 年 3 月 9 日)招生办后台审核筛选,电话通知通过者面试时间参加线上面试,通过后将获得预录取函,申请档案直接提交至终审委员会环境政策硕士项目专业介绍环境政策硕士项目(international Master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MEP)由昆山杜克大学、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和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联合创办。该项目整合了环境管理和公共政策两大核心课程体系,秉持国际化、跨学科、创新型的教育理念。iMEP 项目运用经济学、公共政策、政治学、法律、地理及自然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环境政策,旨在培养城市文化、商业、咨询公司、研究机构、智囊团及创业型企业等领域的领导者。课程设置iMEP 学制为两年,共 4 个学期。核心课程包括环境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环境法、统计学和环境科学。此外,项目还提供不计学分的英文写作、英文演讲、职业能力培训等课程。全球健康理学硕士项目专业介绍全球健康理学硕士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Global Health,GH)是由昆山杜克大学、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和杜克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开设的两年制硕士项目。项目汇集了昆山杜克大学及杜克大学全球健康领域的顶尖教授,支持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研究,并能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目标定制学业规划,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创造力、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程设置GH 学制为一年半至两年,共 3-4 个学期。核心课程包括全球健康挑战、全球健康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全球健康研究:设计与实践、全球健康研究伦理、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体系和全球健康实地调研。选修课程涵盖昆山杜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全球健康专业课程,还可选择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的部分管理学课程,提升学生的复合背景,为职业发展提供支持。2025-08-13 15:20:00
-
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网报公告根据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5〕2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以及《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等文件精神,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报考公告,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考资格要求(一)基本报考条件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同时满足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在相关公告中明确的报考资格,且符合我校及所选报考点的具体要求。考生需主动、细致地查阅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动态栏目发布的各类报考资讯,重点研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与招生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通知公告和专业招生简章。在确认自身完全符合报考条件后,方可进行志愿填报操作。若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政策要求,或因网报信息填写失误、提交虚假信息及材料,抑或是未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初复试或录取资格被取消等情况,所有后果均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二)报考点选择规范应届本科毕业生通常应选择就读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其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非应届考生则需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画板类工具、非常规考试用纸,或初试科目中有单科目考试时长超过三小时的情况,将由招生单位统一为该专业报考考生组织考试,我校报考点不接收此类考生报名,考生需提前查阅招生单位发布的网报公告确认相关要求。依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以下考生可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进行报考:1. 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且就读院校位于北京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各类应届本科毕业生;2. 所有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3. 其他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的考生,需满足户口在京或工作地在京的条件,具体为:考生需持有北京市户籍,或在报名当年1月至9月期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补缴的社会保险不予认可);4. 报考北京市外招生单位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报考京外军事院校的考生,须选择116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对于报考我校的北京市内高校二学位(或辅修学位)考生,若能提交“证明考生在读二学位身份的学生证及所在院校同意报考的材料”,可允许其在京报考,具体要求如下:(1)2026年毕业(与2026年普通应届生毕业时间一致)的二学位考生: 以第一个学历报考的,须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中在京报考的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则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以第二个学位报考的,须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网上确认时需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026年无法毕业的二学位考生,须使用第一个学历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在京报考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其他考生不得选择我校报考点。关于报考点选择的其他具体要求,考生可查阅《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附件1中的相关内容。我校报考点在网上确认阶段,将联合北京市公安局、人力社保中心等部门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要求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与损失由考生本人承担。二、学制、学习方式与学费标准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特别说明: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以我校研究生院官网最终公布的信息为准;课程具体上课时间以当年发布的正式课表为准。三、报名流程安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含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关键阶段。所有考生均需登录指定报名平台完成信息填报与费用支付,并严格按照所选报考点的公告要求完成网上确认手续。报考我校但选择北京市外考点的考生,需格外关注所选报考点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一)网上报名环节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至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至22:00。1.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认真填写个人信息,仔细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及考试科目等核心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截止后将无法修改或重新填报。2. “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是否已支付初试费用,均不可修改。若确需修改,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取消已填报的信息,重新完成报名并支付费用。3. 考生需妥善保管报名平台的用户名、报名号及密码,后续打印准考证等操作均需使用这些信息,我校不提供该平台登录信息的查询服务。4. 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单独考试的考生,在“报考类别”一栏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并在报名系统中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否则报名将视为无效。5. 考生需准确填写“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户口及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等信息。其中,移动电话需在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期间保持畅通,确保相关通知能及时送达;“出生日期”需与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完全一致,并以身份证信息为准;户口及档案所在地地址中的省市名称必须填写全称。6. 网报信息中“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的填写需严格遵循以下规则: 毕业及学位证书编号应按照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如实填写,也可通过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对应的学历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获取编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填写;2026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或学位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本科生无需填写。7. 在境外获得学历或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编号填写认证书上的认证编号;境外就读尚未取得认证书的考生,需在备注中注明“留学生”字样,并提交在读证明,录取后报到时必须提交认证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8. 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的学历或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校验结果。为确保校验顺利通过,建议考生提前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9.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2025年10月31日前,按照我校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工作。10. 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原因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额外上传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本,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明确信息变更时间的证明,同时提交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供报考点核查。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单独考试。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及以上、二等功及以上奖励,或二级及以上表彰,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免初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报名,逾期将无法补报。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报考点的考生,在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2025年10月27日22:00网上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用。缴费成功后,还需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初试费用需在网上报名期间缴纳,逾期不接受补缴费。为预留信息修改或重新报名的时间,建议考生在2025年10月23日前完成网上报名操作。(二)网上确认环节根据北京市统一部署,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将全面实行网上确认方式,相关安排如下:1. 本报考点的网上确认具体时间,将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另行通知。届时考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务必密切关注我校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须知”。2. 符合我校报考要求及所选报考点规定的考生,均需完成网上确认手续。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未参加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无法参加后续考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或因个人原因未通过审核导致报名信息无效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 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的核验工作,按要求提交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等材料,并认真核对、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若填报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将不允许参加考试。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再修改,因填写错误引发的一切问题由考生自行负责。4. 特别提醒:只有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环节的考生,方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在网上确认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主动与所选报考点联系咨询。5. 选择我校报考点的考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最终以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为准): 应届毕业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注册完整的6学期学生证。6. 其他考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需提供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③北京市居民户口簿原件,或2025年1月至9月期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证明(补缴无效),考生需提前办理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员缴费信息);④在校研究生报考的,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时提交校级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四、准考证打印事宜考生通过报考点网上确认后,可在考试前10天左右(具体时间以报名平台通知为准),使用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复试时,须同时携带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我校不另行邮寄纸质准考证。五、其他重要事项(一)考试费用说明1.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文件规定,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缴纳初试费138元/人;我校作为招生单位,可向进入复试的考生(含初试合格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2. 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考务组织程序已启动、考试资源已安排,所缴纳的初试费一律不予退还。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将由报名平台对账结算后统一退费,预计于2025年12月底退还至考生缴费时使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考生请勿注销支付账户,若遇到退费问题请及时与报名平台客服联系。(二)合理便利申请通道在京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的合理便利。考生需在我校报考点网上确认结束前,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我校报考点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将意见上报至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考试院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考生情况进行联合评估,确定可提供的合理便利事项,再由我校将结果告知考生。相关考生请及时关注我校发布的“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三)其他注意事项1. 由于报名网站系统短期内无法提供考生个人联系方式下载功能,我校无法通过短信形式发送相关通知。考生需主动、定期浏览报名网站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公告,避免因信息遗漏造成损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考生务必关注该公众号。同时,考生需主动了解考试安排、入场要求等事项,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2. 考生须使用当前合法有效的姓名及证件号码进行报名注册,不得为通过学籍学历校验而使用曾用名或旧证件号码报名。自报名开始至入学办理学籍期间,考生不得修改姓名、身份证号、民族等身份信息,若因此类修改导致录取或入学手续办理受阻,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3. 本公告未尽事宜,均以教育部及北京市发布的相关工作文件为准。2025-11-18
-
问河南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已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均须按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为保障各位考生顺利完成相关流程,现将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详细告知如下: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本次研考网上确认工作,全省设定统一时间段,为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各环节具体时间划分如下:10月31日9:00起,考生可开始上传各类审核材料,材料上传的截止时间为11月4日18:00;对于审核结果显示“未通过”的考生,补充完善材料的最终时限为11月5日中午12:00,逾期将无法提交。请各位考生务必高度重视,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完成全部确认操作。若未在指定时段内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申请未通过审核,将失去本次考试资格。在网上确认操作过程中,若遇到系统操作、材料上传等各类问题,考生可直接联系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咨询,各报考点联系方式可查阅《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报考点咨询电话一览表》。二、网上确认需提交的材料清单(一)所有考生必传材料1 近期拍摄的免冠、无化妆彩色证件照,背景需为白色或蓝色,此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制作;2 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背景统一为白色;3 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的个人信息页照片,仅取得学历证书未获学位证书的考生,只需上传学历证书相关页面。特别说明: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以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学历报考的考生),仅需提交上述第1、2两项材料,无需上传学历学位证书。(二)特定考生附加材料1 往届生、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以及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根据自身情况补充以下材料:(1)户籍所在地为报考点所在地区的考生,需上传居民户口簿首页(须包含公安部门盖章页面)及个人信息页的照片,且个人信息页户号需与首页一致;若为集体户口,仅上传个人信息单页照片即可;(2)户籍不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需提供报考点所在地区近六个月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照片,如《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等。考生可通过“豫事办”APP、河南社保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官方渠道查询并下载社保证明。2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考生,需上传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材料照片。3 姓名或身份证号与所上传证件信息不一致的考生,需提交公安部门开具的身份信息变更证明照片,或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簿相关页面照片。4 各报考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要求考生额外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三、网上确认操作规范与要求(一)材料上传格式规范考生上传材料时,必须严格遵循“研招网”网上确认系统的各项规定,确保图像的大小、尺寸、格式均符合系统要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准考证所用照片必须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严禁使用PS、美颜、滤镜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饰,不得对人脸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修改,拍摄时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也不得使用已有的照片翻拍生成。重要提醒:系统将自动比对准考证照片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库、教育部学历(学籍)照片及考生上传的手持身份证照片信息,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将无法通过系统审核。若对准考证照片进行编辑处理,可能导致考试入场时人脸识别无法通过,进而影响正常考试、录取及毕业环节,请考生务必谨慎对待。(二)材料真实性要求考生需按要求提交真实、有效的材料,对于学历、身份等关键信息存疑的考生,报考点将通知其到现场进行人工核验。一经发现存在伪造、变造证件的行为,报考点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公安户籍系统、社保信息平台等官方渠道,对考生提交的户籍、社保等信息进行核查,凡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将直接取消其报名及考试资格。(三)残疾考生便利申请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规则,参照《教育部 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相关要求,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若需在考试期间获得必要的支持条件及合理便利服务,须在网上确认期间向所选择的报考点提出申请,并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四、其他重要注意事项1 考生需充分考虑网上确认期间可能出现的审核不通过、需补充材料等情况,合理规划材料准备及上传时间,避免因临近截止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确认。材料提交后,应随时关注报考点反馈的审核结果,若对审核结果有异议,需及时与报考点沟通咨询。2 未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已缴纳的报名费将由“研招网”统一退回至原支付账户,请考生在此期间不要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完成,有关退费的具体问题,可联系“研招网”客服,咨询电话为010-67410388。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报名费不予退还。3 考生应定期通过“研招网”、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报考点及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查询相关通知公告,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等重要信息,并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4 初试前10天左右,考生需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需使用A4幅面白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考生参加初试及复试时,须同时出示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初试具体地点以准考证标注信息为准。2025-11-18
-
问202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阜新市网上确认公告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请各位考生务必牢记以下时间要求,逾期将无法提交相关材料,后果自行承担:1. 个人材料首次上传时段:2025年11月1日上午8点至11月5日下午4点;2. 补充材料截止时间:针对审核未通过的情况,考生需在2025年11月5日下午5点前完成材料补充提交。二、网上确认登录入口说明已成功完成研考报名费用缴纳的考生,可通过指定网络渠道登录确认系统,按提示上传个人相关材料。考生需通过研招网专属入口进入网上确认页面操作。三、网上确认材料上传规范不同类型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上传对应材料,所有材料均需保证真实有效、清晰可辨,具体要求如下:(一)全体考生必传基础材料无论考生报考类型如何,均需上传两类核心照片材料,分别为准考证标准证件照及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具体规格要求如下:1. 准考证证件照规范照片需为考生近三个月内拍摄的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拍摄时需保持无妆状态,背景统一采用白色,此照片将用于研考准考证制作;文件格式仅支持jpg或jpeg,建议文件大小控制在10M以内,照片宽高比例需严格遵循3:4的标准;人像需处于照片水平居中位置,头部姿态要求端正,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及俯仰角误差均不得超过10度。眼睛所在位置与照片上边沿的距离,需保持在图像总高度的30%至50%之间,确保头像左右对称;头部及肩部在照片中呈现的比例不得小于2/3,拍摄时需保证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镜头,双耳对称露出,嘴唇自然闭合,左右肩膀保持水平状态;面部不得有任何遮挡物,头发需梳理整齐,避免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也不得因头发造型在面部形成阴影,确保五官完整显露;拍摄时光线需均匀柔和,避免在脸部、鼻部出现反光、高光或光斑,同时要杜绝阴影、红眼等问题影响照片质量;照片需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拍摄时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且禁止化妆;严禁使用PS等图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任何修改,不得对人像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也不允许通过翻拍纸质照片获取电子图像,照片方向需正确,避免出现水平翻转情况。2. 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要求照片整体方向需正确,身份证上的文字方向需清晰可辨,拍摄时需展示身份证的人像面;照片中需清晰呈现持证人的完整五官及身份证上的全部文字信息,确保无模糊或遮挡;拍摄时需将手持身份证的手臂及上半身完整纳入镜头,保持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平视前方,双耳对称,嘴唇自然闭合,肩膀保持水平,头部与肩部姿态规范;与准考证照片要求一致,面部不得有遮挡,头发需避开五官区域,避免形成阴影;确保身份证边缘完整,所有信息清晰可见,不得被手指捏住或被其他物品遮挡;为保证拍摄质量,请勿使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二)身份验证未通过考生补充材料若系统提示考生身份验证未通过,除需按要求上传上述(一)中提及的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本人居民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具体要求如下:考生需分别拍摄身份证的人像面与国徽面,生成两张独立照片并分别上传;所提供的身份证必须真实且在有效期内,确保证件状态合法有效;拍摄时需将身份证平铺,保证证件上的文字方向正立,不得出现侧立或倒置情况;身份证不得有任何涂改痕迹,照片需保持原始状态,禁止进行任何修改。拍摄范围需覆盖证件四边角,确保文字、头像、证件号码等核心信息清晰可辨,照片亮度均匀无明暗差异。(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校区)应届考生材料要求该类别考生包含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需根据学籍验证情况上传对应材料,系统会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提示:1. 若考生学籍已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仅需按上述(一)中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即可;2. 若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 延期毕业考生及第二学位考生,在上传基础材料的同时,还需补充提交学生证照片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具的统一制式在校证明。相关补充材料需满足以下规范:学籍在线验证报告需从学信网下载获取,并按系统指定格式上传;考生需提前确认验证报告上的二维码在整个网上确认期间处于有效状态,避免因二维码失效导致材料审核不通过。(四)往届毕业生专项材料要求我省将通过公安厅户籍系统及人社厅社保系统,分别对往届考生的户籍或社保信息进行审核,考生需根据审核结果上传对应材料:1. 若户籍或社保信息审核通过,考生仅需上传上述(一)中的基础材料;2. 若户籍及社保信息审核均未通过(系统会明确提示),考生需上传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方可在阜新考区参加考试:①军人身份证件及现役军人在阜新驻军的证明(证明需由部队人事部门盖章,明确标注姓名、身份证号、所在部队在阜新驻军等关键信息);②考生本人名下的阜新本地营业执照;③单位工作证或落编证明(此材料仅限在辽宁省缴纳社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若考生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需补充上传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4. 自考未毕业但承诺在2026年9月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书的考生,需额外上传自考成绩单;5. 报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单考考生,若学籍校验已通过,仅需按(一)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五)其他特殊情况说明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若考生遇到其他特殊问题,需密切关注研招网系统发送的审核反馈信息,根据反馈提示及时上传所需补充材料,确保确认流程顺利完成。四、网上确认注意事项1. 考生需对个人上传材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负责,若因材料不合格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导致审核未通过,相关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确认期间,考生需每日登录研招网查看站内信,及时获取审核进展;2. 报考点将通过研招网网上确认功能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通常在考生上传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给出结论;3. 审核结论将通过研招网站内信发送给考生,若考生研招网账号已绑定微信,审核信息将优先通过微信及站内信同步推送,不再单独发送短信;未绑定微信的考生,审核信息将通过短信与站内信双重通知。考生在收到审核未通过通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重新上传合格材料,避免影响最终确认结果。2025-11-17
- 其他人都在看
- 热门推荐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入学MBA(05金融方向、06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投管理方向)全国联考报考指南 -
12024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生复试内容(含MBA)
-
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5年工程管理硕士(MEM) 招收调剂通知
-
3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 2025年四次调剂复试流程
-
4复旦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考生须知
-
5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接收调剂考生的通知
-
62025年MPAcc招生录取政审调档通知
-
72025年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调剂复试通知
-
8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
9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年旅游管理专硕MTA项目意向登记公告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 获取报者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