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重庆文理学院是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重庆市永川区,拥有红河、星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67亩。其前身是分别创办于1976年的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1972年的渝州教育学院,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为渝西学院,2005年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学校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单位、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教育、化学、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农业、会计、设计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在人才与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100余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及省级科研平台29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导师团队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5个。近五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1项,其中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省级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获国家级项目100余项,知识产权授权1000余件,发表SCI、SSCI论文1300余篇,其中在《Nature》《Cell》主刊各发表论文1篇。
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5个,开设本科专业66个,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获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59项;还曾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第一名、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一名。
历经近50年发展,重庆文理学院秉承“进德修业、博文达理”的校训,实施“创新开放、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本硕一体应用型教育体系,致力于建设应用型工业大学。
二、招生专业相关信息
(一)0451教育
1. 01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指导教师包括罗茂、胡守敏、张莉、李景国、文华、文晓波、曾菊高、邓张、苏强、江敏、胡在东、曾豪、牟芷、秦荣廷。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4813教育研究方法。复试科目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联系方式: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人李老师、邓老师,咨询电话18908373174、15178726398,QQ群957639098。
2. 02学科教学(语文):指导教师有黄贤忠、李芹燕、林建刚、平瑶、王荣珍、窦新光、孙虎堂、胡牧。复试科目为中国文学,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联系方式: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联系人杨老师,咨询电话13983843225,E-mail 38235509@qq.com,QQ群1060130342。
3. 03小学教育:指导教师为漆新贵、贺能坤、费秀芬、蔡宗模、金松丽、吕晓、曾凡、陈琴、黄贵懿、姚晓兰。复试科目为小学教育学,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联系方式:师范学院,联系人曾老师,咨询电话19936019950,E-mail 1432261919@qq.com,QQ群460371175。
4. 04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包括王婷、葛缨、胡春梅、彭春花、胡媛艳、潘伟刚。复试科目为心理学基础,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0703化学
1. 01无机化学:指导教师有田亮亮、何家洪、刘碧桃、郎天春、孟祥、陈强斌、陈泉洲、李国强、方波、孟江平、强琴平、唐华、唐渊哲。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614无机化学、4802物理化学。复试科目为化学综合,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联系方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李老师,咨询电话18223263875,E-mail 279966739@qq.com,QQ群534715794。
2. **02物理化学**:指导教师包括唐典勇、陈善勇、胡荣、李颖、滕柳梅、肖巍、刘松、谭洪波、林青山、刘红盼。
3. **0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指导教师有李璐、翟福强、刘玉荣、吴芳、柏栋子、刘慧丽、蔡艳华、陈建扬。
(三)0854电子信息(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085410人工智能)
1. 01新一代电子:指导教师包括田亮亮、杨文耀、张晓宇、陈文波、向静、周登梅、杜西亮、李鹏、廖长荣、欧汉文、曾冲、任晓霞、雷明东、安春莲、包宋建。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4854数字电子技术。复试科目为电路分析基础,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模拟电子技术。联系方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系人赵老师,咨询电话17386867134,E-mail 513365142@qq.com,QQ群795563575。
2. 02人工智能:指导教师有马纪成、马新强、冯勰、李强、李明华、汪维华、张全贵、张伶俐、张增乐、陈蕾、高峰、黄羿、杜西亮、康阳、薛小维、余静、贾芝福、黎隽男、王杨、再林、袁建军、张欣、刘耀。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4855数据结构。复试科目为程序设计语言,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人工智能导论、数据库。联系方式: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联系人高老师,咨询电话18723325567,E-mail gaof619@163.com,QQ群723810266。
(四)0855机械(085501机械工程)
1. 01先进制造系统与工程及应用:指导教师包括张根保、唐大勇、吕程、贺小龙、彭帅、唐帮备、曾庆辉、王丽霞。
2. 02机器人技术:指导教师有伍国果、陈星、罗天洪、赵立军、郑讯佳、李强、曾启航、黎斌、鲁鹏、张雪峰。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4806机械设计基础。复试科目为机械原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力学I。联系方式:智能制造工程学院,联系人王老师,咨询电话13677604201,E-mail 553857011@qq.com,QQ群534715794。
3. 03智能测试系统与传感器:指导教师包括马彦恒、郭利、刘辉、段正勇、龚练、黄艺、慕宗燚、梁爽。
(五)0856材料与化工(085601材料工程)
1. 01表面工程材料:指导教师有黄伟九、邓莹、阮海波、王锦标、姜中涛、杨绪盛、苏永要、张腾飞、徐照英。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4801材料科学基础。复试科目为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无机化学、材料学概论。联系方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李老师,咨询电话18223263875,QQ群534715794。
2. 02光电功能材料:指导教师包括李璐、韩涛、郭朝中、刘玉荣、李颖、柏栋子、程江、翟福强、胡荣、徐康茗、陈善勇、唐华、滕柳梅、孟祥、吴芳。
3. 03生物医药材料:指导教师有陈中祝、唐典勇、徐志刚、蔡艳华。
4. 04环境功能材料:指导教师包括朱江、何家洪、刘碧桃、强琴平、郎天春、刘慧丽、杨俊、谢顺碧、杨强斌、刘菊梅、陈炜、刘松、梁书婷。
(六)0857资源与环境(085701环境工程)
1. 01重金属废水低碳治理与资源化:指导教师有何家洪、杨俊、刘松、杨强斌、林青山、陈泉洲、唐渊哲、谢志刚、陈鹏、张谌虎、王贤晨、杨洋、刘文武、刘发欣。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4819环境学概论。复试科目为环境化学,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联系方式: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人彭老师,咨询电话15281710185、(023)61162739,E-mail 1528060590@qq.com,QQ群370067017。
2. 02小微流域减污固碳技术与应用:指导教师包括李强、丁武泉、陈炜、范剑平、李彦林、刘菊梅、刘红盼、李涛、梁祝。
3. 03新污染物识别与环境损害评估:指导教师有司万童、朱启红、谢顺碧、夏红霞、李国强、陈建扬、梁书婷、郑羽西、潘树林。
(七)0860生物与医药(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086002制药工程)
1. 01生物技术与工程:指导教师包括樊汶樵、孙瀚昌、胡春生、杨东林、高丽霞、蔡明成、欧科鹏、吴泳江、黄玖红、罗洁、母雨、张文、朱永强。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8生物化学、4802有机化学。复试科目为仪器分析,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生物化学综合、有机化学综合。联系方式:药学院/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联系人黄老师,咨询电话18324190407,E-mail 623802832@qq.com,QQ群346172034。
2. 02制药工程:指导教师有陈中祝、唐典勇、徐志刚、孟江平、蔡艳华、方波、黄政、宋桂廷、屈川华、雷杰、李勇、张益梅、唐小龙、谭洪波、陈希文。
(八)0951农业(095131农艺与种业)
1. 01园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指导教师包括刘奕清、姜玉松、廖钦洪、张美霞、李哲馨、决登伟、胡请、夏茂芹、韩世明、杜成章、张海燕、陈玉宇。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9农业知识综合一、4853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学。
2. 02种苗研发与工厂化生产:指导教师有陈泽雄、唐宁、王微、刘霞、李强、邢海涛、任云、崔桂宾、刘华敏、张书东、刘强明。复试科目为园艺学通论,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普通园艺学、设施园艺学。联系方式:智慧农业学院,联系人廖老师,咨询电话19923605025,E-mail 67076566@qq.com。
3. 03山地植物生产与调控:指导教师包括隋媛、李会合、黄科、单德鑫、游玉明、陆红佳、严凯、张巫军、尹学伟、曾广。
(九)1253会计
1. 01财务管理(涉农组织资本运营):指导教师有田书芹、肖端、张健、王东强、谷维建、李云红、彭万勇、苏燕、王爱忠、王春宝、张玲玲、张丽、刘伟、方永辉、聂明珠、李坤、傅世均、张莎莎。初试科目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4英语(二)。复试科目为会计专业综合、思想政治理论,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联系方式:经济管理学院,联系人唐老师,咨询电话13996489853,E-mail 61274873@qq.com,QQ群321448006。
2. 02财务管理(涉农组织风险管控):指导教师包括郑立、邬吉波、陈本炎、范晓、冯利朋、金盛、吴小伟、王熙艳、李文红、程平、马吉巍、王刚毅、耿辉霞、王菊、黄凯。
(十)1357设计
1. 01环境设计:指导教师有陈龙国、高小勇、周丁、张丹萍、张惬寅、黄艺、向轼。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复试科目为设计综合表现,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设计基础、造型基础。联系方式: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联系人杨老师,咨询电话13983843225,E-mail 38235509@qq.com,QQ群1060130342。
2. 02视觉传达设计:指导教师包括尹丹、姜龙、张锐、王红君、韩清波、杨勇、杨冬梅。初试科目为3713设计概论、4913设计素描。
注: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指标为准。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及2年以上的人员,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报名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1.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需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网上报名使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统一账号,无学信网账号的考生需提前实名注册,并登录学信档案核实学籍学历信息是否正确。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需严格按照学校专业目录要求选择报考学院、专业和考试科目,并认真校对。
2.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 网上报名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学信网,查询、认证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4. 网上确认: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点会在网上核对信息,逾期未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截止时间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并将核验材料重新提交网上确认系统,考生需提前做好自查及认证工作。
6. 残疾考生如需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应于报名阶段与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7. 报考学校设计专业的考生,须选择重庆文理学院(5004)考点参加考试。
五、资格审查
各报考点在网上确认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初次审核。学校在复试(新生报到)时,会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再次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取消复试(录取)资格。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初试考试
1. 打印准考证: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2. 考试时间:2025年12月20-21日。
3. 考试地点:由报名点安排。
七、复试、调剂、体检及录取
报考学校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后,学校将适时组织安排复试。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根据教育部、重庆市招生委员会的安排和部署,制定本校复试、调剂及相关录取工作办法及细则,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八、学制、学习方式
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九、学费标准及奖助政策
(一)学费、住宿费标准
教育专业学费11000元/生·年,化学专业7000元/生·年,电子信息专业10000元/生·年,机械专业9000元/生·年,材料与化工专业9000元/生·年,资源与环境专业10000元/生·年,生物与医药专业10000元/生·年,农业专业9000元/生·年,会计专业13000元/生·年,设计专业13000元/生·年;所有专业住宿费均为1200元/生·年。注:最终收费标准以上级物价部门审核为准。
(二)奖助政策
1.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20000元,依据当年相关文件评定;学业奖学金3000-8000元/年,覆盖比例不低于60%。
2. 助学金:国家助学金6000元/生·年,100%覆盖;“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不低于500元/生·月,按学校设置岗位进行聘用。
3. 科技创新项目奖励:创新计划项目中,社会科学类2000-4000元/项,自然科学类3000-5000元/项,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4. 其他专项:临时困难补助1000-5000元,具体金额视情况而定。
注:1. 以上奖项如有不符合上级规定的,最终以上级规定为准。
2. 贫困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
十、初试及复试参考书目
(一)0451教育
1. 初试:813教育研究方法,参考书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3版)》,刘良华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2. 复试(045115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参考书目《小学教育学(第3版)》,黄济、劳凯生、檀传宝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中外教育史,参考书目《中国教育史(第4版)》(孙培青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外国教育史(第3版)》(吴式颖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课程与教学论(第4版)》,王本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
3. 复试(045116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基础,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第6版)》,彭聃龄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版)》,教育部出台文件2012年发布;同等学力加试心理学研究方法,参考书目《心理学研究方法(第2版)》,辛自强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4. 复试(045103学科教学(语文)):中国文学,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朱栋霖、朱晓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中外教育史,参考书目同045115;同等学力加试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同045115。
5. 复试(045102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2023年6月第17次印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参考书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2版)(2022年12月第13次印刷)》,《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编写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同045115。
(二)0703化学
1. 初试:614无机化学,参考书目《无机化学(第5版)》,北京师范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803物理化学,参考书目《物理化学核心课程(第3版)》,沈文霞编著,科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2. 复试:化学综合,参考书目《大学化学(第4版)》,甘孟瑜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有机化学,参考书目《有机化学(第6版)》,李景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分析化学,参考书目《分析化学(第6版)》,武汉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三)0854电子信息
1. 初试(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854数字电子技术,参考书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4版)》,余孟尝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
2. 初试(085410人工智能):855数据结构,参考书目《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严蔚敏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年出版。
3. 复试(085401):同等学力加试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参考书目《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第2版)》,章献民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模拟电子技术,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6版)》,华成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
4. 复试(085410):程序设计语言,参考书目《C程序设计教程(第4版)》,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人工智能导论,参考书目《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7版)》,蔡自兴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数据库,参考书目《数据库系统概论(第6版)》,王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
(四)0855机械
1. 初试:806机械设计基础,参考书目《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
2. 复试:机械原理,参考书目《机械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机械制造基础,参考书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何船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理论力学I,参考书目《理论力学I(第9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
(五)0856材料与化工
1. 初试:801材料科学基础,参考书目《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2. 复试: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参考书目《材料分析方法(第4版)》,周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材料学概论,参考书目《材料学概论》,田民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无机化学,参考书目《无机化学简明教程》,权新军编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六)0857资源与环境
1. 初试:819环境学概论,参考书目《环境学导论》,周北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出版。
2. 复试:环境化学,参考书目《环境化学(第2版)》,王晓蓉、顾雪元编著,科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环境生态学,参考书目《环境生态学导论(第3版)》,盛连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环境监测,参考书目《环境监测(第6版)》,奚旦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出版。
(七)0860生物与医药
1. 初试:338生物化学,参考书目《生物化学(第9版)》,姚文兵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出版;802有机化学,参考书目《生物化学试验(第6版)》,陆涛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出版。
2. 复试:仪器分析,参考书目《生物仪器分析》,陈志伟、王永在编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生物化学综合,参考书目《生物化学(第9版)》(姚文兵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出版)、《生物化学实验(第6版)》(李俊、张冬梅、陈钓辉编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有机化学综合,参考书目《有机化学(第9版)》(陆涛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出版)、《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第3版)》(杜鼎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年出版)。
(八)0951农业
1. 初试: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现代植物生理学(第4版)》(李合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植物学(第3版)》(马炜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出版);853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参考书目《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第2版)》(景土西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园艺植物栽培学(第3版)》(范双喜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2. 复试:园艺学通论,参考书目《园艺通论(第5版)》,朱立新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普通园艺学,参考书目《普通园艺学(第5版)》,罗正荣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设施园艺学,参考书目《设施园艺学(第3版)》,郭世荣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出版。
(九)1253会计
1. 复试:会计专业综合,参考书目《中级财务会计(第8版)》(刘永泽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财务管理学(第9版)》(王化成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思想政治理论,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编制的最新《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同等学力加试财务会计,参考书目《中级会计实务(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资格)》,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25年出版;同等学力加试财务管理,参考书目《中级财务管理(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资格)》,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25年出版。
(十)1357设计
1. 初试:713设计概论,参考书目《设计学概论》,尹定邦、邵宏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出版;913设计素描,不指定参考书目。
2. 复试:设计综合表现、设计基础(同等学力加试)、造型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均不指定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只作复习参考,不作命题范围!
十一、其他
1. 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2. 涉及报名、考试、调剂和录取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最终以教育部202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3. 联系方式: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代码10642)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大道319号
邮政编码:402160
联系部门:重庆文理学院研究生处(恪勤楼610室)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23-49899170
重庆文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5年9月26日
-
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网报公告根据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5〕2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以及《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等文件精神,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报考公告,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考资格要求(一)基本报考条件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同时满足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在相关公告中明确的报考资格,且符合我校及所选报考点的具体要求。考生需主动、细致地查阅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动态栏目发布的各类报考资讯,重点研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与招生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通知公告和专业招生简章。在确认自身完全符合报考条件后,方可进行志愿填报操作。若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政策要求,或因网报信息填写失误、提交虚假信息及材料,抑或是未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初复试或录取资格被取消等情况,所有后果均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二)报考点选择规范应届本科毕业生通常应选择就读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其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非应届考生则需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画板类工具、非常规考试用纸,或初试科目中有单科目考试时长超过三小时的情况,将由招生单位统一为该专业报考考生组织考试,我校报考点不接收此类考生报名,考生需提前查阅招生单位发布的网报公告确认相关要求。依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以下考生可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进行报考:1. 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且就读院校位于北京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各类应届本科毕业生;2. 所有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3. 其他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的考生,需满足户口在京或工作地在京的条件,具体为:考生需持有北京市户籍,或在报名当年1月至9月期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补缴的社会保险不予认可);4. 报考北京市外招生单位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报考京外军事院校的考生,须选择116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对于报考我校的北京市内高校二学位(或辅修学位)考生,若能提交“证明考生在读二学位身份的学生证及所在院校同意报考的材料”,可允许其在京报考,具体要求如下:(1)2026年毕业(与2026年普通应届生毕业时间一致)的二学位考生: 以第一个学历报考的,须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中在京报考的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则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以第二个学位报考的,须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网上确认时需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026年无法毕业的二学位考生,须使用第一个学历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在京报考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其他考生不得选择我校报考点。关于报考点选择的其他具体要求,考生可查阅《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附件1中的相关内容。我校报考点在网上确认阶段,将联合北京市公安局、人力社保中心等部门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要求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与损失由考生本人承担。二、学制、学习方式与学费标准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特别说明: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以我校研究生院官网最终公布的信息为准;课程具体上课时间以当年发布的正式课表为准。三、报名流程安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含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关键阶段。所有考生均需登录指定报名平台完成信息填报与费用支付,并严格按照所选报考点的公告要求完成网上确认手续。报考我校但选择北京市外考点的考生,需格外关注所选报考点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一)网上报名环节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至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至22:00。1.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认真填写个人信息,仔细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及考试科目等核心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截止后将无法修改或重新填报。2. “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是否已支付初试费用,均不可修改。若确需修改,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取消已填报的信息,重新完成报名并支付费用。3. 考生需妥善保管报名平台的用户名、报名号及密码,后续打印准考证等操作均需使用这些信息,我校不提供该平台登录信息的查询服务。4. 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单独考试的考生,在“报考类别”一栏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并在报名系统中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否则报名将视为无效。5. 考生需准确填写“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户口及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等信息。其中,移动电话需在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期间保持畅通,确保相关通知能及时送达;“出生日期”需与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完全一致,并以身份证信息为准;户口及档案所在地地址中的省市名称必须填写全称。6. 网报信息中“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的填写需严格遵循以下规则: 毕业及学位证书编号应按照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如实填写,也可通过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对应的学历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获取编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填写;2026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或学位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本科生无需填写。7. 在境外获得学历或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编号填写认证书上的认证编号;境外就读尚未取得认证书的考生,需在备注中注明“留学生”字样,并提交在读证明,录取后报到时必须提交认证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8. 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的学历或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校验结果。为确保校验顺利通过,建议考生提前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9.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2025年10月31日前,按照我校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工作。10. 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原因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额外上传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本,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明确信息变更时间的证明,同时提交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供报考点核查。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单独考试。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及以上、二等功及以上奖励,或二级及以上表彰,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免初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报名,逾期将无法补报。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报考点的考生,在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2025年10月27日22:00网上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用。缴费成功后,还需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初试费用需在网上报名期间缴纳,逾期不接受补缴费。为预留信息修改或重新报名的时间,建议考生在2025年10月23日前完成网上报名操作。(二)网上确认环节根据北京市统一部署,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将全面实行网上确认方式,相关安排如下:1. 本报考点的网上确认具体时间,将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另行通知。届时考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务必密切关注我校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须知”。2. 符合我校报考要求及所选报考点规定的考生,均需完成网上确认手续。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未参加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无法参加后续考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或因个人原因未通过审核导致报名信息无效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 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的核验工作,按要求提交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等材料,并认真核对、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若填报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将不允许参加考试。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再修改,因填写错误引发的一切问题由考生自行负责。4. 特别提醒:只有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环节的考生,方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在网上确认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主动与所选报考点联系咨询。5. 选择我校报考点的考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最终以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为准): 应届毕业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注册完整的6学期学生证。6. 其他考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需提供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③北京市居民户口簿原件,或2025年1月至9月期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证明(补缴无效),考生需提前办理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员缴费信息);④在校研究生报考的,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时提交校级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四、准考证打印事宜考生通过报考点网上确认后,可在考试前10天左右(具体时间以报名平台通知为准),使用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复试时,须同时携带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我校不另行邮寄纸质准考证。五、其他重要事项(一)考试费用说明1.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文件规定,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缴纳初试费138元/人;我校作为招生单位,可向进入复试的考生(含初试合格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2. 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考务组织程序已启动、考试资源已安排,所缴纳的初试费一律不予退还。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将由报名平台对账结算后统一退费,预计于2025年12月底退还至考生缴费时使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考生请勿注销支付账户,若遇到退费问题请及时与报名平台客服联系。(二)合理便利申请通道在京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的合理便利。考生需在我校报考点网上确认结束前,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我校报考点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将意见上报至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考试院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考生情况进行联合评估,确定可提供的合理便利事项,再由我校将结果告知考生。相关考生请及时关注我校发布的“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三)其他注意事项1. 由于报名网站系统短期内无法提供考生个人联系方式下载功能,我校无法通过短信形式发送相关通知。考生需主动、定期浏览报名网站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公告,避免因信息遗漏造成损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考生务必关注该公众号。同时,考生需主动了解考试安排、入场要求等事项,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2. 考生须使用当前合法有效的姓名及证件号码进行报名注册,不得为通过学籍学历校验而使用曾用名或旧证件号码报名。自报名开始至入学办理学籍期间,考生不得修改姓名、身份证号、民族等身份信息,若因此类修改导致录取或入学手续办理受阻,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3. 本公告未尽事宜,均以教育部及北京市发布的相关工作文件为准。2025-11-18
-
问河南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已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均须按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为保障各位考生顺利完成相关流程,现将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详细告知如下: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本次研考网上确认工作,全省设定统一时间段,为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各环节具体时间划分如下:10月31日9:00起,考生可开始上传各类审核材料,材料上传的截止时间为11月4日18:00;对于审核结果显示“未通过”的考生,补充完善材料的最终时限为11月5日中午12:00,逾期将无法提交。请各位考生务必高度重视,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完成全部确认操作。若未在指定时段内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申请未通过审核,将失去本次考试资格。在网上确认操作过程中,若遇到系统操作、材料上传等各类问题,考生可直接联系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咨询,各报考点联系方式可查阅《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报考点咨询电话一览表》。二、网上确认需提交的材料清单(一)所有考生必传材料1 近期拍摄的免冠、无化妆彩色证件照,背景需为白色或蓝色,此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制作;2 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背景统一为白色;3 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的个人信息页照片,仅取得学历证书未获学位证书的考生,只需上传学历证书相关页面。特别说明: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以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学历报考的考生),仅需提交上述第1、2两项材料,无需上传学历学位证书。(二)特定考生附加材料1 往届生、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以及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根据自身情况补充以下材料:(1)户籍所在地为报考点所在地区的考生,需上传居民户口簿首页(须包含公安部门盖章页面)及个人信息页的照片,且个人信息页户号需与首页一致;若为集体户口,仅上传个人信息单页照片即可;(2)户籍不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需提供报考点所在地区近六个月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照片,如《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等。考生可通过“豫事办”APP、河南社保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官方渠道查询并下载社保证明。2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考生,需上传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材料照片。3 姓名或身份证号与所上传证件信息不一致的考生,需提交公安部门开具的身份信息变更证明照片,或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簿相关页面照片。4 各报考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要求考生额外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三、网上确认操作规范与要求(一)材料上传格式规范考生上传材料时,必须严格遵循“研招网”网上确认系统的各项规定,确保图像的大小、尺寸、格式均符合系统要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准考证所用照片必须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严禁使用PS、美颜、滤镜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饰,不得对人脸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修改,拍摄时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也不得使用已有的照片翻拍生成。重要提醒:系统将自动比对准考证照片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库、教育部学历(学籍)照片及考生上传的手持身份证照片信息,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将无法通过系统审核。若对准考证照片进行编辑处理,可能导致考试入场时人脸识别无法通过,进而影响正常考试、录取及毕业环节,请考生务必谨慎对待。(二)材料真实性要求考生需按要求提交真实、有效的材料,对于学历、身份等关键信息存疑的考生,报考点将通知其到现场进行人工核验。一经发现存在伪造、变造证件的行为,报考点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公安户籍系统、社保信息平台等官方渠道,对考生提交的户籍、社保等信息进行核查,凡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将直接取消其报名及考试资格。(三)残疾考生便利申请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规则,参照《教育部 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相关要求,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若需在考试期间获得必要的支持条件及合理便利服务,须在网上确认期间向所选择的报考点提出申请,并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四、其他重要注意事项1 考生需充分考虑网上确认期间可能出现的审核不通过、需补充材料等情况,合理规划材料准备及上传时间,避免因临近截止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确认。材料提交后,应随时关注报考点反馈的审核结果,若对审核结果有异议,需及时与报考点沟通咨询。2 未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已缴纳的报名费将由“研招网”统一退回至原支付账户,请考生在此期间不要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完成,有关退费的具体问题,可联系“研招网”客服,咨询电话为010-67410388。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报名费不予退还。3 考生应定期通过“研招网”、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报考点及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查询相关通知公告,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等重要信息,并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4 初试前10天左右,考生需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需使用A4幅面白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考生参加初试及复试时,须同时出示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初试具体地点以准考证标注信息为准。2025-11-18
-
问202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阜新市网上确认公告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请各位考生务必牢记以下时间要求,逾期将无法提交相关材料,后果自行承担:1. 个人材料首次上传时段:2025年11月1日上午8点至11月5日下午4点;2. 补充材料截止时间:针对审核未通过的情况,考生需在2025年11月5日下午5点前完成材料补充提交。二、网上确认登录入口说明已成功完成研考报名费用缴纳的考生,可通过指定网络渠道登录确认系统,按提示上传个人相关材料。考生需通过研招网专属入口进入网上确认页面操作。三、网上确认材料上传规范不同类型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上传对应材料,所有材料均需保证真实有效、清晰可辨,具体要求如下:(一)全体考生必传基础材料无论考生报考类型如何,均需上传两类核心照片材料,分别为准考证标准证件照及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具体规格要求如下:1. 准考证证件照规范照片需为考生近三个月内拍摄的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拍摄时需保持无妆状态,背景统一采用白色,此照片将用于研考准考证制作;文件格式仅支持jpg或jpeg,建议文件大小控制在10M以内,照片宽高比例需严格遵循3:4的标准;人像需处于照片水平居中位置,头部姿态要求端正,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及俯仰角误差均不得超过10度。眼睛所在位置与照片上边沿的距离,需保持在图像总高度的30%至50%之间,确保头像左右对称;头部及肩部在照片中呈现的比例不得小于2/3,拍摄时需保证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镜头,双耳对称露出,嘴唇自然闭合,左右肩膀保持水平状态;面部不得有任何遮挡物,头发需梳理整齐,避免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也不得因头发造型在面部形成阴影,确保五官完整显露;拍摄时光线需均匀柔和,避免在脸部、鼻部出现反光、高光或光斑,同时要杜绝阴影、红眼等问题影响照片质量;照片需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拍摄时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且禁止化妆;严禁使用PS等图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任何修改,不得对人像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也不允许通过翻拍纸质照片获取电子图像,照片方向需正确,避免出现水平翻转情况。2. 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要求照片整体方向需正确,身份证上的文字方向需清晰可辨,拍摄时需展示身份证的人像面;照片中需清晰呈现持证人的完整五官及身份证上的全部文字信息,确保无模糊或遮挡;拍摄时需将手持身份证的手臂及上半身完整纳入镜头,保持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平视前方,双耳对称,嘴唇自然闭合,肩膀保持水平,头部与肩部姿态规范;与准考证照片要求一致,面部不得有遮挡,头发需避开五官区域,避免形成阴影;确保身份证边缘完整,所有信息清晰可见,不得被手指捏住或被其他物品遮挡;为保证拍摄质量,请勿使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二)身份验证未通过考生补充材料若系统提示考生身份验证未通过,除需按要求上传上述(一)中提及的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本人居民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具体要求如下:考生需分别拍摄身份证的人像面与国徽面,生成两张独立照片并分别上传;所提供的身份证必须真实且在有效期内,确保证件状态合法有效;拍摄时需将身份证平铺,保证证件上的文字方向正立,不得出现侧立或倒置情况;身份证不得有任何涂改痕迹,照片需保持原始状态,禁止进行任何修改。拍摄范围需覆盖证件四边角,确保文字、头像、证件号码等核心信息清晰可辨,照片亮度均匀无明暗差异。(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校区)应届考生材料要求该类别考生包含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需根据学籍验证情况上传对应材料,系统会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提示:1. 若考生学籍已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仅需按上述(一)中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即可;2. 若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 延期毕业考生及第二学位考生,在上传基础材料的同时,还需补充提交学生证照片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具的统一制式在校证明。相关补充材料需满足以下规范:学籍在线验证报告需从学信网下载获取,并按系统指定格式上传;考生需提前确认验证报告上的二维码在整个网上确认期间处于有效状态,避免因二维码失效导致材料审核不通过。(四)往届毕业生专项材料要求我省将通过公安厅户籍系统及人社厅社保系统,分别对往届考生的户籍或社保信息进行审核,考生需根据审核结果上传对应材料:1. 若户籍或社保信息审核通过,考生仅需上传上述(一)中的基础材料;2. 若户籍及社保信息审核均未通过(系统会明确提示),考生需上传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方可在阜新考区参加考试:①军人身份证件及现役军人在阜新驻军的证明(证明需由部队人事部门盖章,明确标注姓名、身份证号、所在部队在阜新驻军等关键信息);②考生本人名下的阜新本地营业执照;③单位工作证或落编证明(此材料仅限在辽宁省缴纳社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若考生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需补充上传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4. 自考未毕业但承诺在2026年9月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书的考生,需额外上传自考成绩单;5. 报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单考考生,若学籍校验已通过,仅需按(一)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五)其他特殊情况说明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若考生遇到其他特殊问题,需密切关注研招网系统发送的审核反馈信息,根据反馈提示及时上传所需补充材料,确保确认流程顺利完成。四、网上确认注意事项1. 考生需对个人上传材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负责,若因材料不合格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导致审核未通过,相关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确认期间,考生需每日登录研招网查看站内信,及时获取审核进展;2. 报考点将通过研招网网上确认功能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通常在考生上传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给出结论;3. 审核结论将通过研招网站内信发送给考生,若考生研招网账号已绑定微信,审核信息将优先通过微信及站内信同步推送,不再单独发送短信;未绑定微信的考生,审核信息将通过短信与站内信双重通知。考生在收到审核未通过通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重新上传合格材料,避免影响最终确认结果。2025-11-17
- 其他人都在看
- 热门推荐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入学MBA(05金融方向、06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投管理方向)全国联考报考指南 -
12024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生复试内容(含MBA)
-
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5年工程管理硕士(MEM) 招收调剂通知
-
3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 2025年四次调剂复试流程
-
4复旦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考生须知
-
5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接收调剂考生的通知
-
62025年MPAcc招生录取政审调档通知
-
72025年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调剂复试通知
-
8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
9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年旅游管理专硕MTA项目意向登记公告
- 获取报者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 获取报者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