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自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办学以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办学,走品牌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内涵底蕴。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学位点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学校规模最大、联系行业和地方企业需求最紧密的专业硕士学位之一。学位点现有湖南省优秀MBA教学团队1个,中国MBA优秀指导老师多名,多篇开发案例入选中国优秀案例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库,1篇开发案例入选哈佛案例库,先后获得“中部地区MBA卓越培养单位”“十佳特色商学院”“2021年度商科教育品牌实力院校”“中国MBA十佳品牌活动”等荣誉。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学位点扎根株洲,立足“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遵循“彰显特色、以特色托优势”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竞争力、自信心、合作精神、创造性和诚信,具备全球战略视野和领导力,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特别是湖南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管理精英。
(二)研究方向
学位点致力于本土化问题研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新形势需要,逐步凝练出企业战略与创新创业管理、金融管理与公司理财、数智运营与项目管理、数字营销与电子商务4个培养方向。
(三)招生及规模情况
学位点立足办好“小而美”的MBA教育项目,遵循“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加强创新,塑造品牌”的发展方针,本着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确保质量的招生原则,选拔德智体全面的优秀人才。历年招生稳定在40-50人左右,2024年录取51人。
(四)师资队伍
学位点拥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具备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目前共有校内研究生导师27人,获得博士学位的23人,有海外访学经历教师人数5人。校外行业产业导师37人,多为大型工商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拓展了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五)培养条件
目前,学校公共资源及本学位点所依托主建单位的资源状况完全能够支撑学位授权点建设的资源需求。
1.软硬件设施
学位点建立了功能完善的教学设施,其中:多媒体专用教室、案例讨论室6间,学术报告厅1个,研究生自习室2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场所。
2.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
学位点与省内和株洲本地32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为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实践、MBA课程的移动课堂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开展条件。
3.管理服务
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目前学位点配备专职管理人员5人,设中心主任1人,招生专干1人,教学秘书1人,辅导员1人,办公室及档案管理1人,分工明确,管理服务规范。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制度建设
自学院合并以来,通过修订《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标准》等制度,对硕导的遴选、考核、招生资格和招生数进行了规范,对MBA学位论文质量加强了审核,进一步强化了内部管理,提升了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思政教育
本学位点始终将思政教育深入渗透到研究培养体系中。一是通过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二是严把课堂教学政治关。以强化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刘望教授主持的项目《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革命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获得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立项公示,邹筱教授主讲的《营销管理》获评湖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三是严格执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加强对论坛、讲座、年会、沙龙、报告会等各类研究生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四是结合红色移动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党性教育,先后组织MBA学员开展了走进秋瑾故居、雨中探访韶山伟人故居等实践活动。
(三)课程教学
学位点课程设置立足学科前沿、体现社会需求,注重培养MBA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一是通过今年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强化了企业导师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度,形成了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移动课堂、学科竞赛等方式组成的“多彩课堂”全方位课程体系和以学术讲座论坛、MBA整合实践项目等为“延伸价值”的立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二是建立、健全MBA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制定《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构建了由“学院内部自评-专业督导评估-学生网上评教”形成的多元监控、反馈与评价机制,加强了对课程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生对学位点课程教学整体满意度较高,占比达96%。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严格遴选硕士生导师,多方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实践导师。2024年新增校内导师2人、校外导师5人。二是要求硕士生导师积极参与专业实践,三是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师资培训,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全年组织5名青年教师参加教指委举办的培训课程,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师资力量明显增强,学缘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等更趋合理。
(五)培养条件建设
2024年学位点与湖南启迪智汇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建立MBA专业实践基地,先后开展移动课堂学习6次,成功承办“第八届湖南省高校MBA企业案例大赛”,主办湖南工业大学MBA&MPA“数字智能·慧创未来”企业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嘉年华酒会,有力推动了MBA教育提质升级。在第16届中国MBA年会上荣获“中国MBA卓越品牌活动”奖一项、“中国MBA新秀100奖”1项、“中国MBA校友创新创业新星奖”1项、“优秀干部奖”2项。
(六)科学研究
2024年学位点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0项。同时,2024年,在论文发表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殷梓慧博士的研究成果《Pat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lance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在国际期刊《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表(SSCI,1期)。
(七)招生与就业
2024年,学位点招收录取MBA研究生51人,全年答辩毕业42人。从毕业生就业发展的结果显示,我校MBA毕业生表现优秀,实现了我校MBA办学的目标。用人单位普遍对我校MBA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肯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很多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单位骨干。92%以上的毕业生对我校MBA项目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和支持服务等方面表示满意,认为我校MBA教育的效果达到了自身的预期,并对个人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校MBA经过不断地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国内一流院校及兄弟院校的优秀办学模式和经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于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1.招生规模有待扩大
与兄弟院校招生规模、市场需求以及办学效益相比,招生规模相对偏小。
2.高水平师资有待进一步加强
有职业经历的师资比例仍需扩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指导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3.优秀案例成果有待提升
虽然今年有一篇案例入选哈佛案例库,但总体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加大招生工作力度,适度扩大办学规模
以需定招,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和招生制度改革,提高考生的一志愿上线率和招生录取率,在不断提高生源质量的同时,适度提高非全日制招生规模,扩大我校MBA的社会影响。
2.大力引培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优秀导师团队
实施“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加大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优化师资结构,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优化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通过组织校内培训和参加校外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数字化水平,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
3.提升案例开发和教学水平
继续完善我校MBA教学案例开发的激励机制,打造以企业、MBA授课教师和学员组成的案例团队,提高教学案例开发的质量,争取更多特色案例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百优案例。把能充分反映管理本质特征和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普适性管理案例运用到MBA课程教学中,提升案例分析的深度和科学性。
4.聚焦特色办学,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MBA品牌
依托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优势、MBA教育的区位特点和办学资源,加强质量引领,通过举办MBA嘉年华和积极参加全国MBA各类活动,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区域MBA教育品牌,提升MBA教育品牌力和影响力。
-
关于 2025 年西北工业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 2025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25〕1 号)文件要求,现将 2025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报名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报考资格条件考生须为通过我校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核,已在我校完成正式注册并取得注册号的人员。未通过学位网学位认证的人员,不得注册参与考试。在以往同等学力全国统考中因作弊被取消考试资格的考生,在资格取消期限内禁止报考。二、考试安排时间2025 年 5 月 18 日(星期日)外国语水平考试:9:00—11:30学科综合水平考试:14:30—17:30三、报名步骤说明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按以下流程进行,报名流程图详见附件 1。(一)信息注册环节申请人需先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简称信息平台,网址:https://tdxl.chsi.com.cn)完成注册及信息提交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登录信息平台注册后,需上传蓝色底色证件照电子照片、填写基本信息(申请专业须与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注册专业一致,所申请学位是否按一级学科授予情况见附件 2)、提交学位申请,具体操作遵循平台相关规定。已注册的申请人须在 3 月 1 日 24:00 前完成在册信息更新,逾期不可重新注册或修改。考生务必保证信息平台与中国教育考试网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手机号等)完全一致,信息不一致将无法在该网站完成报名;手机短信是接收报名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务必填写能准确联系到本人的手机号码。(二)现场确认环节考生须本人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学位证书原件和校园一卡通到现场办理,不可由他人代办。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现场确认,逾期只能推迟至下一年办理,参加下一年度考试。往年已完成现场确认,或现场确认后参加考试未通过的申请人,无需再次进行信息注册和现场确认,只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报名考试。现场确认时间:2025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三)9:00-17:002025 年 2 月 27 日(星期四)9:00-17:00现场确认地点: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毅字楼 336(三)网上报名环节报名时间:2025 年 3 月 10 日 —3 月 23 日 24:00 前报名方式: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网址:https://tdxl.neea.edu.cn/),填报考试语种、学科及考试地点,并实时关注审核结果。考生可选择在学位授予单位或工作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考试。报考科目:外国语水平考试: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均须参加。应试语种应与申请学位相应学科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语种一致。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申请学科在附件 3 所列学科范围内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学位,可选择报考哲学或政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下载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四)网上缴费环节缴费时间:网上缴费截止到 2025 年 3 月 30 日 24:00,未在规定时间内成功支付报名考试费的考生,本次报名无效。缴费方式:在中國教育考試网以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0〕545 号)规定,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按每位考生每科目 100 元收取报名考试费。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核的申请人方可在该网站缴纳报名考试费。四、其他注意事项申请人要牢记个人登录账号和密码,以便及时查看审核结果、完成考试报名、打印准考证、查询成绩及办理学位申请全过程的相关事宜。中国教育考试网将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 - 18 日开通准考证下载功能,考生可在该时间段内下载准考证。成绩查询开放时间为 2025 年 9 月,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查询考试成绩。具体要求请于考前一周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及考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官网,查询相关通知信息。所有考生应遵守安全及突发情况处置措施和要求。咨询电话:029-88493042电子邮箱:yzb@nwpu.edu.cn官方微信:NWPU_YZB研究生院2025 年 2 月 21 日附件【附件1 2025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流程.doc】附件【附件2 学位是否按一级学科授予情况.pdf】附件【附件3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科目、学科、考试大纲及指南使用对照表.pdf】2025-08-22 15:02:15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预报名通知我院为有序推进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现面向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含本校应届毕业生),发布预报名相关安排,具体内容如下:一、推免生申请条件申请我院2026年推免生资格的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各项要求:(一)国籍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政治思想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良好道德品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三)推免资格要求:在当前就读高校取得教育部认可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资格有效性以学校公示及后续备案信息为准;(四)学术潜力要求: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展现出作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潜质;(五)品行学风要求: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在校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六)身心健康要求: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及中山大学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体检标准,能够正常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习与研究任务;(七)学历学位要求:需在入学前顺利完成本科阶段学习,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八)其他要求:符合中山大学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接收办法中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接收推免生专业范围我院2026年推免生接收涵盖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生与直博生两类招生类别,具体专业信息如下:1. 硕士生招生:专业代码120203,专业名称旅游管理,方向代码69,方向名称不分方向;2. 直博生招生:专业代码120203,专业名称旅游管理,方向代码69,方向名称不分方向。需特别说明:实际招生专业以中山大学最终公布的202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各专业实际接收推免生人数,将结合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报考生源质量等情况动态调整,最终录取人数以实际公示结果为准。三、申请材料准备申请人需按要求准备以下材料,确保材料真实、完整、清晰:1. 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需由推荐学校教务处出具并加盖公章,体现本科期间全部课程学习成绩;2. 专业成绩排名证明:需明确标注申请人在本专业的排名情况,由推荐学校教务处加盖公章确认;3. 学生证扫描件:需包含学生证封面、个人信息页及注册页,确保信息可清晰辨认;4. 身份证扫描件:需将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后扫描,保证证件信息完整;5. 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或托福、雅思等其他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证明;6. 校级奖学金证明(如有):在校期间获得的校级及以上奖学金证书或证明材料复印件;7. 补充证明材料(非必需):如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性研究成果、专业相关资格证书等,供审核时参考;8. 直博生专项材料:拟申请直博生项目的考生,需额外提供2份材料——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②2封推荐信(需由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填写并签名)。材料真实性承诺:申请人需承诺所提交的信息、材料及申请身份真实有效。若经核查发现存在信息不实、材料伪造或不符合招生要求的情况,我院将取消其申请资格、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已入学的,将按规定取消学籍。若申请人存在违反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不当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相关资格。四、预报名流程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需在预报名阶段完成以下操作:1. 材料整合:将预报名申请表(需加盖相关公章)扫描件与上述申请材料,按“材料清单顺序”整理合并为1个PDF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预毕业学校+姓名+身份证号码”;2. 系统报名:于2025年9月5日中午12:00前,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报名系统,按系统提示逐项填报个人报名信息;3. 材料上传:在报名系统内上传上述整合好的PDF格式申请材料,确保上传文件清晰、完整,无漏传或错传情况。五、材料初审与考核安排1. 材料初审:我院将组织专人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审核,结合专业需求、学业成绩、学术潜力、综合素质等因素,择优确定进入差额考核的考生名单;2. 考核通知:确定考核名单后,我院将通过官方渠道向考生发送考核通知,明确考核时间、形式、内容等要求;3. 考核组织:我院将按通知安排组织考核工作,具体考核办法(如考核形式、评分标准等)与详细安排,将另行通过官方渠道通知入围考生。六、其他注意事项(一)重要说明1. 本通知为预报名阶段安排,后续具体要求需以教育部及中山大学发布的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接收工作相关文件、接收办法为准;2. 推免生的正式报名、资格审查、志愿填报、录取确认等全部流程,均需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完成,包括“免试硕士生”与“直博生”两类考生;3. 考生需按教育部、本科所在学校及省市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完成资格审查、填报志愿、缴纳报名费、确认复试通知、确认待录取通知等关键环节;4. 推免生的资格复审、体检要求等后续事宜,需留意中山大学及旅游学院后续发布的推免接收办法与相关通知。(二)联系方式若有预报名相关疑问,可通过以下方式咨询:1. 联系人:郑老师;2. 联系电话:0756-3668277;3. 联系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A568室;4. 咨询时间:工作日正常办公时段,建议提前整理疑问,确保咨询高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5年8月23日2025-09-22 09:39:22
-
关于报考华南农业大学(10564)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网报公告请报考华南农业大学的考生在报名前务必浏览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b.scau.edu.cn)查看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部分专业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有调整,考生务必查看本人拟报考专业的招生目录和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等招生信息。如有疑问,请致电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或招生学院咨询。一、网上报名(一)网上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根据教育部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二)报名注意事项1.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填报的报考信息。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信息都不能更改。如需修改报名信息,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已填报的报名信息,重新进行报名,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2.我校2025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的考生请选择报考招生专业的全日制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考生请选择报考招生专业的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考生。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时请务必选择定向就业。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必须修完本科八门以上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考生须于复试前提供由修读课程的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成绩证明,或提供省级自考办出具的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二、报考点网上确认(一)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请按照学籍、户籍就近选择报考点。(二)因网上确认办法和报名费缴费方式由各考点安排,请务必按照所选报考点的公告办理,以免报名不成功。(三)资格审查与网报信息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网上报名后,均应在所选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相应报考点(在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要求,办理资格审查、确认信息、缴费、照片采集等事宜。否则将视作报名无效。(四)资格审查相关要求1.考生网上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及报考点要求的其他材料,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2.于2025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网上确认手续。3.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4.所选报考点如有其他要求,考生也应遵守。5.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三、准考证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四、咨询与联系方式(一)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 秦老师 潘老师招生专线:020-85280066,020-85280066(FAX)招生主页:http://yzb.scau.edu.cn(二)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登录我校研招网查看五、其他事项1.网报后,考生务必牢记报名号和密码(建议考生打印一份“报名信息核对表”保存)。 2.考生的通讯地址要完整、准确、详细,以便招生单位向考生邮寄录取通知书等资料。 3.考生须填写有效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以便招生单位能及时联系到考生。4.选择非华南农业大学考点的考生,请尽早报名,以免意向考点满员拒接。2025-08-11 11:19:10
-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海洋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公告特别说明:本须知仅针对选择中国海洋大学报考点且在其接收范围内的考生。若考生选择其他报考点,需依据对应报考点发布的要求完成网上确认流程,本须知内容不适用。依据教育部及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相关部署,为保障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顺利推进,现将中国海洋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望相关考生仔细阅读并严格遵照执行。一、网上确认对象界定参与本报考点网上确认的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核心条件,缺一不可:(一)符合《2026年中国海洋大学报考点接收要求及条件》中明确的各项资格标准。(二)已成功完成202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且报考点选择为中国海洋大学(报名号前四位标识为3752)。(三)已通过网上渠道足额缴纳报名费用,本报考点不受理任何形式的报名费补缴申请,未缴费考生视为报名无效。二、网上确认时间安排本次网上确认工作分两个关键时间节点,考生需精准把握,逾期将无法补办:(一)首次材料上传阶段:2025年10月31日上午9:00起,至11月5日中午12:00截止。此时间段为考生初次提交各类审核材料的唯一窗口,超过11月5日12:00将无法上传材料。(二)补充材料阶段:针对审核结果为“需补充材料”的考生,补充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11月5日下午16:00,逾期未补充或补充材料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确认失败。三、网上确认操作流程本报考点网上确认全程通过线上系统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系统登录方式考生可通过学信网专属通道登录网上确认系统,登录后需首先核对个人网报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保报名信息无误后再进入材料上传环节。(二)材料上传规范1. 考生需按照本报考点明确的材料清单及格式要求,上传清晰、完整的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材料具体规范可参照专门发布的材料要求说明。2. 材料上传后并非流程结束,考生需持续关注系统审核进度,避免因遗漏补充材料导致确认失败。(三)审核结果跟进1. 系统提示“待补充材料”时,考生需在规定补充材料截止时间前,根据系统反馈的具体问题,重新上传符合要求的材料,切勿拖延。2. 未在补充材料截止时间内完成材料完善的,将直接失去本次考试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四、确认结果查询与通知为确保考生及时获取审核动态,本报考点将通过多渠道推送结果信息,具体说明如下:(一)结果反馈时效一般情况下,考生提交材料后48小时内系统会给出审核结果(如遇材料提交高峰等特殊情况,反馈时间可能略有延迟,敬请耐心等待)。(二)通知接收方式1. 审核结果将通过微信、短信(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的手机号为准)及系统站内消息三种方式同步提醒,考生需确保通讯畅通。2. 建议考生主动关注“学信网”官方公众号,并绑定个人学信网账号,以便第一时间接收相关通知。(三)结果确认标准审核结果以网上确认系统显示内容为准,仅当系统明确标注“审核通过”时,方代表考生已完成全部网上确认流程,具备参加考试的资格。考生需主动登录系统查询结果,本报考点不另行单独通知审核通过的考生。五、重要注意事项为保障报名及考试顺利进行,考生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 报名费缴纳是报名生效的必要前提,网上报名阶段未完成交费的考生,其报名信息将被系统判定为无效,无法进入网上确认环节。2. 网上报名阶段审核状态已确定为“不通过”的考生,不符合本报考点接收条件,无法参与后续网上确认及考试相关流程。3. 审核不通过或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合格材料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资格,不予安排考场,相关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4. 考试期间将实施严格的安检制度,考生进入考点时需经过封闭区入口和考场入口两次安检。除准考证、身份证及考试规定允许携带的文具外,其他任何物品均不得带入考场所在楼宇,请考生提前整理个人物品,避免延误入场。5. 网上确认期间,本报考点可能会因材料审核事宜与考生联系,请考生保持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码畅通,不要设置陌生号码拦截功能,以免错过重要通知。2025-11-17 11:01:59
-
华侨大学2025年硕士统考生(含非全日制)招生公告硕士统考生招生工作流程(仅供参考):考生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初审-》考生网上确认-》报考资格再审-》考生下载准考证-》考生初试-》考生成绩查询-》国家线公布-》学校公布复试录取办法-》学校对考生资格复审,通知复试-》考生按学校通知要求参加复试-》学校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网上正式报名: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预报名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报考条件及招生专业详见我校招生章程(点击链接),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予考试。2025年研招网报流程图(统考):https://yz.chsi.com.cn/kyzx/kp/202410/20241008/2293342563.html2025年统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https://yz.chsi.com.cn/kyzx/other/202410/20241008/2293340755.html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https://yz.chsi.com.cn/kyzx/other/202410/20241008/2293340747.html网报须知(不按要求填报的或者提供材料的,将不予考试):1.报考非全日制考生:A.网报时报考(学习)方式选择“非全日制”时,报考类别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其中定向就业单位一般填写考生当前工作单位;B.报考MPA(公共管理)\MBA(工商管理)\MTA(旅游管理)\MEM(工程管理)的考生,本科毕业时间原则上须在2022年9月1日前;专科毕业时间或者本科结业时间原则上须在2020年9月1日前。2.报考全日制考生:A.报考(学习)方式选择“全日制”时,报考类别原则上应选择“非定向就业”(入学前须转接人事档案等关系),如果选择“定向就业”,则考生应尽快报工作单位审批同意(承诺考生录取后保证可以全脱产3年在校学习),并于2024年10月28日前将相关证明(单位负责人签字及加盖公章)通过EMS方式邮寄到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华侨大学杨思椿科学馆404室)3.学籍学历校验不通过的考生(材料提交截至10月28日):A.取得境外学历的考生按招生章程有关要求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扫描发送到hdyzb@hqu.edu.cn;B.境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仅限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形式的,且在学信网查不到学籍信息的考生)按招生章程有关要求将相关证明材料发送到hdyzb@hqu.edu.cn;C.学信网可查到学历信息的考生,若网报校验不通过,请将学信网下载的学历认证报告或者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含学籍在线认证报告)发送到hdyzb@hqu.edu.cn。D.学信网可查到学历信息的考生,若因姓名或证件号码更改等原因造成网报校验不通过,请将学信网下载的学历认证报告或者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含学籍在线认证报告)连同公安部门出具的同一人身份(更名或者更换证件号码)证明材料发送到hdyzb@hqu.edu.cn。E.境外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将学校出具的在校生证明(一般上应含有修读专业、入学时间、学制或预计毕业时间等信息)连同本人关于录取当年入学前可毕业并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承诺书一份发送到hdyzb@hqu.edu.cn。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全日制硕士考生:按招生章程有关要求将本人修读的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和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发送到hdyzb@hqu.edu.cn。5.关于报考点的选择:考生选择报考点前务必要去查看报考点相关公告,明确本人是否符合报考点接收要求;全国各报考点的公告如下(点击链接)。注意:华侨大学(单位代码10385)仅是招生单位,不是报考点,报考点接收条件及网上确认具体事宜请以报考点相关公告为准。考生网上确认:一般在2024年11月初,具体以报考点公告为准。网上报名期间若有收到网报系统或短信关于报考事项的通知,考生务必要及时查看并处理。考生下载准考证:考前10天左右,以报考点通知为准。考生初试: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考生初试成绩查询:预计2025年2月21日后。考生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2025年3月下旬-4月。各学科专业主要复试方式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复试当年各学院发布的复试通知为准)见:待更新 。2025-09-03 10:58:44
-
江南大学接收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公告即日起,江南大学正式启动 2026 年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工作。对于有望取得本科所在高校推荐资格,且计划申请免试攻读我校研究生的同学,建议尽快登录 “江南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 完成报名操作。一、申请要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符合相关标准;须为 2026 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成绩优异,并且能够获得本科毕业院校的推荐免试资格;对学术研究抱有浓厚兴趣,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发展潜力;符合教育部关于推免生接收的其他各项要求。二、招生专业范围我校部分博士招生专业面向符合条件的学生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即本科直博类型);同时,部分全日制硕士招生专业(含相关领域)也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即硕士推免类型)。需要说明的是,考生可在江南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系统的 “专业查询” 板块,查询到具体的推免接收专业;而最终的接收专业情况,需以各学院正式发布的 2026 年接收推免生工作细则为准。三、报名流程步骤每位申请者凭借本人身份证号,在预报名系统中仅能填报一个志愿,具体为一个学院下的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考生需如实、谨慎地填写各项报名信息,仔细核对无误后再提交,信息提交后将无法进行修改,请务必认真操作。各学院会对申请者提交的全部材料开展审查工作,申请者需及时登录系统查询自身申请状态,或直接咨询所报考的学院了解进展。若考生收到复试通知,需按照各学院接收推免工作的具体安排,参加学院组织的考核。已通过本系统完成预报名,且成功获得本科就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仍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 “国家推免系统”,该系统的开通时间请以中国研招网发布的公告为准),并按照系统要求填报志愿。报名时所选择的专业,需以 “江南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为准。学校会在国家推免系统中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放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拟被接收的推免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受并确认操作,若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则视为自动放弃该资格。此外,推免生在国家推免系统中仅能确认一个招生单位的待录取通知,一旦确认便不可更改,请考生谨慎决策。未通过本系统进行预报名的同学,仍可在国家推免系统开通后登录该系统进行报名,各学院会根据实际招生情况,按照择优原则开展选拔工作。四、学费标准说明我校将依据国家及江苏省的相关规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具体的学费标准可通过 “江南大学主页 - 公共服务 - 信息公开” 栏目进行查询。与此同时,学校设立了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用于支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五、其他注意事项此前已报名参加我校 2025 年暑期夏令营活动,且成功获得优秀营员称号的学生,仍需登录我校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完成预报名流程,不可省略该步骤。若本通知内容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后续下达的文件存在不一致之处,将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文件要求为准,确保招生工作严格遵循上级规定。江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510-85197929咨询邮箱:yzb@jiangnan.edu.cn办公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 1800 号欢迎各位优秀学子报考江南大学研究生!2025-09-11 11:25:40
-
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网报公告根据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5〕2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以及《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等文件精神,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报考公告,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考资格要求(一)基本报考条件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同时满足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在相关公告中明确的报考资格,且符合我校及所选报考点的具体要求。考生需主动、细致地查阅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动态栏目发布的各类报考资讯,重点研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与招生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通知公告和专业招生简章。在确认自身完全符合报考条件后,方可进行志愿填报操作。若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政策要求,或因网报信息填写失误、提交虚假信息及材料,抑或是未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初复试或录取资格被取消等情况,所有后果均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二)报考点选择规范应届本科毕业生通常应选择就读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其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非应届考生则需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画板类工具、非常规考试用纸,或初试科目中有单科目考试时长超过三小时的情况,将由招生单位统一为该专业报考考生组织考试,我校报考点不接收此类考生报名,考生需提前查阅招生单位发布的网报公告确认相关要求。依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以下考生可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进行报考:1. 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且就读院校位于北京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各类应届本科毕业生;2. 所有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3. 其他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的考生,需满足户口在京或工作地在京的条件,具体为:考生需持有北京市户籍,或在报名当年1月至9月期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补缴的社会保险不予认可);4. 报考北京市外招生单位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报考京外军事院校的考生,须选择116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对于报考我校的北京市内高校二学位(或辅修学位)考生,若能提交“证明考生在读二学位身份的学生证及所在院校同意报考的材料”,可允许其在京报考,具体要求如下:(1)2026年毕业(与2026年普通应届生毕业时间一致)的二学位考生: 以第一个学历报考的,须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中在京报考的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则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以第二个学位报考的,须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网上确认时需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026年无法毕业的二学位考生,须使用第一个学历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在京报考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其他考生不得选择我校报考点。关于报考点选择的其他具体要求,考生可查阅《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附件1中的相关内容。我校报考点在网上确认阶段,将联合北京市公安局、人力社保中心等部门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要求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与损失由考生本人承担。二、学制、学习方式与学费标准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特别说明: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以我校研究生院官网最终公布的信息为准;课程具体上课时间以当年发布的正式课表为准。三、报名流程安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含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关键阶段。所有考生均需登录指定报名平台完成信息填报与费用支付,并严格按照所选报考点的公告要求完成网上确认手续。报考我校但选择北京市外考点的考生,需格外关注所选报考点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一)网上报名环节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至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至22:00。1.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认真填写个人信息,仔细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及考试科目等核心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截止后将无法修改或重新填报。2. “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是否已支付初试费用,均不可修改。若确需修改,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取消已填报的信息,重新完成报名并支付费用。3. 考生需妥善保管报名平台的用户名、报名号及密码,后续打印准考证等操作均需使用这些信息,我校不提供该平台登录信息的查询服务。4. 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单独考试的考生,在“报考类别”一栏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并在报名系统中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否则报名将视为无效。5. 考生需准确填写“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户口及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等信息。其中,移动电话需在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期间保持畅通,确保相关通知能及时送达;“出生日期”需与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完全一致,并以身份证信息为准;户口及档案所在地地址中的省市名称必须填写全称。6. 网报信息中“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的填写需严格遵循以下规则: 毕业及学位证书编号应按照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如实填写,也可通过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对应的学历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获取编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填写;2026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或学位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本科生无需填写。7. 在境外获得学历或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编号填写认证书上的认证编号;境外就读尚未取得认证书的考生,需在备注中注明“留学生”字样,并提交在读证明,录取后报到时必须提交认证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8. 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的学历或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校验结果。为确保校验顺利通过,建议考生提前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9.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2025年10月31日前,按照我校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工作。10. 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原因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额外上传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本,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明确信息变更时间的证明,同时提交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供报考点核查。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单独考试。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及以上、二等功及以上奖励,或二级及以上表彰,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免初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报名,逾期将无法补报。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报考点的考生,在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2025年10月27日22:00网上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用。缴费成功后,还需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初试费用需在网上报名期间缴纳,逾期不接受补缴费。为预留信息修改或重新报名的时间,建议考生在2025年10月23日前完成网上报名操作。(二)网上确认环节根据北京市统一部署,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将全面实行网上确认方式,相关安排如下:1. 本报考点的网上确认具体时间,将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另行通知。届时考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务必密切关注我校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须知”。2. 符合我校报考要求及所选报考点规定的考生,均需完成网上确认手续。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未参加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无法参加后续考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或因个人原因未通过审核导致报名信息无效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 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的核验工作,按要求提交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等材料,并认真核对、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若填报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将不允许参加考试。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再修改,因填写错误引发的一切问题由考生自行负责。4. 特别提醒:只有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环节的考生,方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在网上确认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主动与所选报考点联系咨询。5. 选择我校报考点的考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最终以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为准): 应届毕业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注册完整的6学期学生证。6. 其他考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需提供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③北京市居民户口簿原件,或2025年1月至9月期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证明(补缴无效),考生需提前办理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员缴费信息);④在校研究生报考的,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时提交校级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四、准考证打印事宜考生通过报考点网上确认后,可在考试前10天左右(具体时间以报名平台通知为准),使用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复试时,须同时携带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我校不另行邮寄纸质准考证。五、其他重要事项(一)考试费用说明1.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文件规定,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缴纳初试费138元/人;我校作为招生单位,可向进入复试的考生(含初试合格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2. 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考务组织程序已启动、考试资源已安排,所缴纳的初试费一律不予退还。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将由报名平台对账结算后统一退费,预计于2025年12月底退还至考生缴费时使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考生请勿注销支付账户,若遇到退费问题请及时与报名平台客服联系。(二)合理便利申请通道在京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的合理便利。考生需在我校报考点网上确认结束前,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我校报考点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将意见上报至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考试院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考生情况进行联合评估,确定可提供的合理便利事项,再由我校将结果告知考生。相关考生请及时关注我校发布的“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三)其他注意事项1. 由于报名网站系统短期内无法提供考生个人联系方式下载功能,我校无法通过短信形式发送相关通知。考生需主动、定期浏览报名网站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公告,避免因信息遗漏造成损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考生务必关注该公众号。同时,考生需主动了解考试安排、入场要求等事项,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2. 考生须使用当前合法有效的姓名及证件号码进行报名注册,不得为通过学籍学历校验而使用曾用名或旧证件号码报名。自报名开始至入学办理学籍期间,考生不得修改姓名、身份证号、民族等身份信息,若因此类修改导致录取或入学手续办理受阻,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3. 本公告未尽事宜,均以教育部及北京市发布的相关工作文件为准。2025-11-18
-
问河南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已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均须按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为保障各位考生顺利完成相关流程,现将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详细告知如下: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本次研考网上确认工作,全省设定统一时间段,为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各环节具体时间划分如下:10月31日9:00起,考生可开始上传各类审核材料,材料上传的截止时间为11月4日18:00;对于审核结果显示“未通过”的考生,补充完善材料的最终时限为11月5日中午12:00,逾期将无法提交。请各位考生务必高度重视,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完成全部确认操作。若未在指定时段内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申请未通过审核,将失去本次考试资格。在网上确认操作过程中,若遇到系统操作、材料上传等各类问题,考生可直接联系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咨询,各报考点联系方式可查阅《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报考点咨询电话一览表》。二、网上确认需提交的材料清单(一)所有考生必传材料1 近期拍摄的免冠、无化妆彩色证件照,背景需为白色或蓝色,此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制作;2 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背景统一为白色;3 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的个人信息页照片,仅取得学历证书未获学位证书的考生,只需上传学历证书相关页面。特别说明: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以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学历报考的考生),仅需提交上述第1、2两项材料,无需上传学历学位证书。(二)特定考生附加材料1 往届生、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以及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根据自身情况补充以下材料:(1)户籍所在地为报考点所在地区的考生,需上传居民户口簿首页(须包含公安部门盖章页面)及个人信息页的照片,且个人信息页户号需与首页一致;若为集体户口,仅上传个人信息单页照片即可;(2)户籍不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需提供报考点所在地区近六个月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照片,如《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等。考生可通过“豫事办”APP、河南社保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官方渠道查询并下载社保证明。2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考生,需上传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材料照片。3 姓名或身份证号与所上传证件信息不一致的考生,需提交公安部门开具的身份信息变更证明照片,或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簿相关页面照片。4 各报考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要求考生额外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三、网上确认操作规范与要求(一)材料上传格式规范考生上传材料时,必须严格遵循“研招网”网上确认系统的各项规定,确保图像的大小、尺寸、格式均符合系统要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准考证所用照片必须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严禁使用PS、美颜、滤镜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饰,不得对人脸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修改,拍摄时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也不得使用已有的照片翻拍生成。重要提醒:系统将自动比对准考证照片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库、教育部学历(学籍)照片及考生上传的手持身份证照片信息,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将无法通过系统审核。若对准考证照片进行编辑处理,可能导致考试入场时人脸识别无法通过,进而影响正常考试、录取及毕业环节,请考生务必谨慎对待。(二)材料真实性要求考生需按要求提交真实、有效的材料,对于学历、身份等关键信息存疑的考生,报考点将通知其到现场进行人工核验。一经发现存在伪造、变造证件的行为,报考点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公安户籍系统、社保信息平台等官方渠道,对考生提交的户籍、社保等信息进行核查,凡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将直接取消其报名及考试资格。(三)残疾考生便利申请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规则,参照《教育部 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相关要求,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若需在考试期间获得必要的支持条件及合理便利服务,须在网上确认期间向所选择的报考点提出申请,并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四、其他重要注意事项1 考生需充分考虑网上确认期间可能出现的审核不通过、需补充材料等情况,合理规划材料准备及上传时间,避免因临近截止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确认。材料提交后,应随时关注报考点反馈的审核结果,若对审核结果有异议,需及时与报考点沟通咨询。2 未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已缴纳的报名费将由“研招网”统一退回至原支付账户,请考生在此期间不要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完成,有关退费的具体问题,可联系“研招网”客服,咨询电话为010-67410388。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报名费不予退还。3 考生应定期通过“研招网”、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报考点及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查询相关通知公告,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等重要信息,并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4 初试前10天左右,考生需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需使用A4幅面白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考生参加初试及复试时,须同时出示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初试具体地点以准考证标注信息为准。2025-11-18
-
问202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阜新市网上确认公告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请各位考生务必牢记以下时间要求,逾期将无法提交相关材料,后果自行承担:1. 个人材料首次上传时段:2025年11月1日上午8点至11月5日下午4点;2. 补充材料截止时间:针对审核未通过的情况,考生需在2025年11月5日下午5点前完成材料补充提交。二、网上确认登录入口说明已成功完成研考报名费用缴纳的考生,可通过指定网络渠道登录确认系统,按提示上传个人相关材料。考生需通过研招网专属入口进入网上确认页面操作。三、网上确认材料上传规范不同类型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上传对应材料,所有材料均需保证真实有效、清晰可辨,具体要求如下:(一)全体考生必传基础材料无论考生报考类型如何,均需上传两类核心照片材料,分别为准考证标准证件照及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具体规格要求如下:1. 准考证证件照规范照片需为考生近三个月内拍摄的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拍摄时需保持无妆状态,背景统一采用白色,此照片将用于研考准考证制作;文件格式仅支持jpg或jpeg,建议文件大小控制在10M以内,照片宽高比例需严格遵循3:4的标准;人像需处于照片水平居中位置,头部姿态要求端正,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及俯仰角误差均不得超过10度。眼睛所在位置与照片上边沿的距离,需保持在图像总高度的30%至50%之间,确保头像左右对称;头部及肩部在照片中呈现的比例不得小于2/3,拍摄时需保证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镜头,双耳对称露出,嘴唇自然闭合,左右肩膀保持水平状态;面部不得有任何遮挡物,头发需梳理整齐,避免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也不得因头发造型在面部形成阴影,确保五官完整显露;拍摄时光线需均匀柔和,避免在脸部、鼻部出现反光、高光或光斑,同时要杜绝阴影、红眼等问题影响照片质量;照片需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拍摄时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且禁止化妆;严禁使用PS等图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任何修改,不得对人像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也不允许通过翻拍纸质照片获取电子图像,照片方向需正确,避免出现水平翻转情况。2. 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要求照片整体方向需正确,身份证上的文字方向需清晰可辨,拍摄时需展示身份证的人像面;照片中需清晰呈现持证人的完整五官及身份证上的全部文字信息,确保无模糊或遮挡;拍摄时需将手持身份证的手臂及上半身完整纳入镜头,保持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平视前方,双耳对称,嘴唇自然闭合,肩膀保持水平,头部与肩部姿态规范;与准考证照片要求一致,面部不得有遮挡,头发需避开五官区域,避免形成阴影;确保身份证边缘完整,所有信息清晰可见,不得被手指捏住或被其他物品遮挡;为保证拍摄质量,请勿使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二)身份验证未通过考生补充材料若系统提示考生身份验证未通过,除需按要求上传上述(一)中提及的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本人居民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具体要求如下:考生需分别拍摄身份证的人像面与国徽面,生成两张独立照片并分别上传;所提供的身份证必须真实且在有效期内,确保证件状态合法有效;拍摄时需将身份证平铺,保证证件上的文字方向正立,不得出现侧立或倒置情况;身份证不得有任何涂改痕迹,照片需保持原始状态,禁止进行任何修改。拍摄范围需覆盖证件四边角,确保文字、头像、证件号码等核心信息清晰可辨,照片亮度均匀无明暗差异。(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校区)应届考生材料要求该类别考生包含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需根据学籍验证情况上传对应材料,系统会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提示:1. 若考生学籍已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仅需按上述(一)中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即可;2. 若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 延期毕业考生及第二学位考生,在上传基础材料的同时,还需补充提交学生证照片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具的统一制式在校证明。相关补充材料需满足以下规范:学籍在线验证报告需从学信网下载获取,并按系统指定格式上传;考生需提前确认验证报告上的二维码在整个网上确认期间处于有效状态,避免因二维码失效导致材料审核不通过。(四)往届毕业生专项材料要求我省将通过公安厅户籍系统及人社厅社保系统,分别对往届考生的户籍或社保信息进行审核,考生需根据审核结果上传对应材料:1. 若户籍或社保信息审核通过,考生仅需上传上述(一)中的基础材料;2. 若户籍及社保信息审核均未通过(系统会明确提示),考生需上传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方可在阜新考区参加考试:①军人身份证件及现役军人在阜新驻军的证明(证明需由部队人事部门盖章,明确标注姓名、身份证号、所在部队在阜新驻军等关键信息);②考生本人名下的阜新本地营业执照;③单位工作证或落编证明(此材料仅限在辽宁省缴纳社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若考生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需补充上传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4. 自考未毕业但承诺在2026年9月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书的考生,需额外上传自考成绩单;5. 报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单考考生,若学籍校验已通过,仅需按(一)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五)其他特殊情况说明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若考生遇到其他特殊问题,需密切关注研招网系统发送的审核反馈信息,根据反馈提示及时上传所需补充材料,确保确认流程顺利完成。四、网上确认注意事项1. 考生需对个人上传材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负责,若因材料不合格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导致审核未通过,相关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确认期间,考生需每日登录研招网查看站内信,及时获取审核进展;2. 报考点将通过研招网网上确认功能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通常在考生上传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给出结论;3. 审核结论将通过研招网站内信发送给考生,若考生研招网账号已绑定微信,审核信息将优先通过微信及站内信同步推送,不再单独发送短信;未绑定微信的考生,审核信息将通过短信与站内信双重通知。考生在收到审核未通过通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重新上传合格材料,避免影响最终确认结果。2025-11-17
- 其他人都在看
- 热门推荐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入学MBA(05金融方向、06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投管理方向)全国联考报考指南 -
12024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生复试内容(含MBA)
-
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5年工程管理硕士(MEM) 招收调剂通知
-
3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 2025年四次调剂复试流程
-
4复旦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考生须知
-
5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接收调剂考生的通知
-
62025年MPAcc招生录取政审调档通知
-
72025年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调剂复试通知
-
8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
9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年旅游管理专硕MTA项目意向登记公告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 获取报者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