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办法公告
结合延安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一志愿拟录取的实际情况,并且充分考虑各专业招生计划的实际需求,我校部分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含具体研究方向)将面向全国接收调剂考生。为规范调剂工作流程、保障调剂工作公平有序开展,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特制定本调剂办法,现将有关事项正式公告如下:
一、接收调剂专业(研究方向)及报考资格要求
为方便考生清晰了解调剂信息,我校将接收调剂的专业(研究方向)、学习方式及拟接收人数整理如下,具体详情可参考附件内容:

各专业具体的调剂报考条件,可查阅附件《延安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专业(方向)信息表》。
二、调剂工作实施要求
申请调剂的考生,须严格遵守《延安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的报考基本要求,同时还需满足各调剂专业针对一志愿报考范围、学术背景等方面设定的专项条件。
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需与申请调剂的专业保持相同或高度相近;初试中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必须一致,业务课考试科目需相同或属于相近领域;最终的调剂条件以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 “调剂系统”)公布的内容为准。我校此次所有接收调剂的专业均为普通招生计划,无专项计划剩余名额。
考生的初试成绩(包含符合政策规定的加分项)必须达到我校对应调剂专业设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方可具备申请资格。
我校所有全日制调剂专业(含研究方向),仅接受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考生参加复试,不符合学历要求的考生将不予受理。
对于同时接收多个相同或相近专业调剂申请的专业,在报考人数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将优先考虑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完全一致的考生。
若多名考生申请同一招生单位的同一专业,且初试科目完全相同,在均满足该专业调剂要求的前提下,我校将按照考生初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筛选进入复试的考生;若考生符合调剂专业规定的优先条件,可获得优先进入复试的资格。
考生在收到我校发送的复试通知后,需在 4 小时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是否同意参加复试,超过规定时间未确认的,将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若确认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未达到复试比例要求,我校将从尚未发送复试通知的考生中继续筛选递补,或启动第二批次调剂工作。
我校在调剂系统中对考生志愿的锁定时间为 24 小时,锁定时间结束后,系统将自动解锁志愿,考生可自行修改调剂志愿信息。我校不受理任何形式的提前解锁申请。
调剂复试工作结束后,我校将按照同一批次复试考生的录取总成绩(综合初试、复试成绩计算)从高到低排序,确定待录取考生名单并发送待录取通知。由于复试名额有限,为保障调剂录取工作高效推进,请考生在收到待录取通知后,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确认操作,逾期未确认的将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已确认我校待录取通知的考生,学校原则上不再受理其取消待录取的申请。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原则上仅面向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申请调剂至非全日制专业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定向就业协议书。
延安大学研究生院将对各院(系、所)制定的调剂实施细则进行统一审核,负责统一发布调剂相关信息、开展调剂工作监督巡查、审核调剂复试及录取名单,并统一办理调剂录取相关手续,确保调剂工作全程规范透明。
调剂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教育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的各项政策规定,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三、调剂工作具体安排
(一)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我校第一批次调剂工作将从 4 月 8 日 00:00 正式启动,调剂系统开放时长为 12 小时。调剂系统关闭后,我校将组织相关人员对考生提交的调剂材料进行集中审阅,通常会在 24 小时内,按照既定的复试比例,向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鉴于预计申请调剂的考生人数较多,恳请考生耐心等待,密切关注调剂系统消息。
对于第一批次调剂复试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含研究方向),我校将适时开展第二批次调剂工作,具体的系统开放时间将以调剂系统内的通知为准;对于招生计划完成难度较大的专业,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
(二)复试相关安排
各调剂专业(含研究方向)的具体复试时间、复试方式(线上或线下)及详细工作安排,将由对应的招生学院另行制定并发布,请考生密切关注各招生学院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信息,避免错过重要通知。调剂复试工作中未尽事宜,将按照《延安大学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及各招生院系发布的复试录取方案执行。
四、考生注意事项
我校所有调剂考生的申请均需通过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 提交,任何通过其他渠道提交的调剂申请均视为无效,我校不组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线下预调剂申请。请考生提高警惕,仔细甄别各类调剂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已确认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照对应招生学院通知的复试时间及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并按时参加复试。复试的具体流程、考核内容等相关事项,请考生及时查阅各招生学院发布的调剂复试公告。
我校将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接收调剂的专业(含研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最终的调剂专业及名额以调剂系统公布的信息为准。
调剂考生需按照申请调剂专业的复试要求,准备并参加相应科目的复试,确保复试内容符合专业培养需求。
符合《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的加分政策的考生(如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 等),需在复试开始前,将相关证明材料(纸质版或电子版)提交至申请调剂的院系,以便学校进行审核确认。
五、学费标准与奖助体系
关于延安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奖助政策(含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考生可查阅《延安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获取详细信息。
六、咨询与联系方式
本调剂办法由延安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若考生在调剂过程中有疑问,可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咨询电话:0911-2650333
附件:延安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专业(方向)信息表.xlsx
延安大学研究生院
2025 年 4 月 2 日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MBA)调剂工作实施细则根据教育部关于调剂工作的文件精神,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方案和学院工作要求,特制定本细则。一、调剂复试分数线及录取计划1. 调剂要求参加2025年全国管理类联考,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的考生,达到规定毕业年限,满足我校MBA报考条件,且同时达到报考专业和调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国家A类地区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可申请调剂至我校工商管理(MBA)专业。2. 调剂计划本次调剂拟录取MBA考生约45人。二、调剂流程1. 调剂服务系统填报信息调剂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https://yz.chsi.com.cn/yztj/)2. 复试名单确认我院根据学校调剂相关政策,按照初试成绩由高到低对申请调剂的考生进行筛选。进复试比例1:3。3. 确认录取考生在接到拟录取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接收拟录取。三、资格审查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需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未通过或未进行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复试。资格审查需提交以下材料:1. 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2. 初试准考证电子版(研招网可下载)。3. 学历证书原件扫描件。特殊原因无法提供学历证书的,可出示“教育部学信网”中做出的学历在线验证报告,不能在线验证的考生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境外学历的考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4. 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单扫描件。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MBA调剂复试考生情况表》。6. 相关证明材料:考生填写情况表时涉及到的、关于考生担任重要职务、专业能力水平、工作业绩、荣誉或奖励等关键内容的证明材料扫描件。7. 《诚信复试承诺书》签字后的扫描件。以上材料均需逐份转成PDF文件,以“准考证号+姓名+材料名称”各自命名,统一放在一个文件夹中压缩为zip格式并以“准考证号+姓名+分数”命名。请在2025年4月8日14:00之前发送至石大MBA邮箱:mba@upc.edu.cn。学院会审核相关材料,复试时同时审核考生信息。四、复试形式及时间1. 复试形式MBA调剂复试工作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2. 复试时间2025年4月8日复试,考生面试顺序将在线上会议室点名后随机抽签决定。五、复试要求1. 复试平台复试网络平台为“腾讯会议”。请所有考生在个人电脑和手机分别下载腾讯会议个人端并熟悉操作方法。2. 复试环境要求考生应处于独立无干扰的复试环境中,不能佩戴口罩。考生端采用“双机位”,主机位放置在考生座位正前方,复试全程要始终保持双手在屏幕中显示;副机位放置于考生后方 45 度位置,监控考生复试全程。对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其复试录取资格。应确保网络信号良好且能满足复试要求,面试过程中:主机位摄像头、话筒都打开。辅机位摄像头打开,开启静音状态并关闭设备扬声器。考核前需向考官360度旋转摄像头,展示周围环境,考官认可后方可开始复试。3. 考生准备的材料参加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需准备的用品:(1)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2)初试准考证;(3)黑色签字笔和空白A4草稿纸。六、复试内容与复试方式1. 复试内容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能力测试、管理综合素质三个部分,均按百分制计分,单科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各部分的折合权重见复试成绩计算公式。2. 复试时间安排2025年4月8日。考生请随时关注学院网站通知,考生按照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腾讯会议ID号的会议室点名、抽签。未按时进入会议室点名抽签的取消调剂复试资格。3. 复试流程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指定ID号的复试网络平台会议室,出示身份证及初试准考证原件。依次进行身份确认、网络环境测试、抽签。抽签号决定考生的复试顺序。抽签结束后由秘书将所有考生邀请进入复试网络平台的等候室候考,由秘书依次邀请进入会议平台进行复试。复试时,首先由复试评委组长宣读简短的考试考场指令,然后考生依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英语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测试的答题。复试过程中,除必要的考场指令外,复试评委和考生不做任何互动交流。答题结束后考生自行退出或由考场秘书移出会议室。考生注意事项:考生应处于独立无干扰的复试环境中,不能佩戴口罩。考生端采用“双机位”,主机位放置在考生座位正前方,复试全程要始终保持双手在屏幕中显示;副机位放置于考生后方45度位置,监控考生复试全程。对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其复试录取资格。4. 评委及评分每个考场由5名评委和1名秘书组成复试小组,评委在复试前随机分组以保证复试公正、公平的进行。评委独立评分,秘书负责复试期间的服务和保障工作。5. 复试试题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复试试题的命题工作,建立复试题库。题库在复试开始前拷贝至各考场电脑,复试时由考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并答题。6. 思想品德考核评委在复试过程中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品德修养、治学态度、诚信记录、遵纪守法、心理素质等方面。考核结果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七、录取办法1. 总成绩计算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能力和管理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每个分项成绩满分为100分,单科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理论成绩×5%+英语能力成绩×10%+管理综合素质成绩×85%总成绩=(初试成绩÷3)×60% +复试成绩×40%2. 确定拟录取名单(1)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2)若总成绩相同,依次比较考生的复试成绩、初试成绩。(3)复试成绩及格为60分,复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3. 录取类别和学习方式(1)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考生、考生工作单位须与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考生户口、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2)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八、联系方式为方便联系,请加入QQ群:1039210744联系电话:0532-86983197 刘老师 路老师2025-08-04 17:04:53
-
广西民族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各位考生:现将我校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接收调剂考生的学科401 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多个专业接收调剂,其中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学位)和 030700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为少量;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40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 030200 政治学(学术学位)、120400 公共管理学(学术学位)、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均不需要调剂。403 经济学院的 020200 应用经济学(学术学位)、025100 金融(专业学位)、025300 税务(专业学位)、025400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调剂需求都为多。404 法学院中,030100 法学(学术学位)不需要调剂;035101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035102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调剂需求为多;035400 知识产权(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405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里,030400 民族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为多,且仅 “中华民族学” 方向含 1 个 “少干计划” 接收调剂;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调剂需求少量;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060200 中国史(学术学位)调剂需求少量;065100 博物馆(专业学位)不需要调剂;145100 文物(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406 教育科学学院的 040100 教育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045101 教育管理(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该专业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且只招收本科专业属于心理学类(0711 等)的考生。407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中,040300 体育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少量,跨学科考生应符合《广西民族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规定的该专业报考要求;045201 体育教学(专业学位)不需要调剂;045202 运动训练(专业学位)调剂需求少量,仅有 2 个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接收调剂,跨学科考生还须符合《广西民族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规定的该专业报考要求。408 文学院的 045300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调剂需求为多;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409 外国语学院里,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且只招收本科专业属于英语类专业(专业代码 050201、050261、050262 等)的考生;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055101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055102 英语口译(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410 数学科学学院的 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调剂需求为大量;070100 数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为多,含 1 个 “少干计划” 接收调剂。411 化学化工学院中,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调剂需求为多;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调剂需求为大量,含 1 个 “少干计划” 接收调剂。412 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的 071000 生物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含 1 个 “少干计划” 接收调剂;086000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调剂需求为多。413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 070200 物理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含 1 个 “少干计划” 接收调剂。415 管理学院里,120500 信息资源管理(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125100 工商管理(专业学位)、125300 会计(专业学位)、125500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均不需要调剂;125400 旅游管理(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416 艺术学院中,135200 音乐(专业学位)调剂需求较多;135700 设计(专业学位)不需要调剂。417 传媒学院的 055200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135400 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调剂需求都为较多。418 东盟学院里,030200 政治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少量。425 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中,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学位)调剂需求较多;055117 泰语笔译(专业学位)调剂需求少量;055118 泰语口译(专业学位)、055121 越南语笔译(专业学位)不需要调剂;055122 越南语口译(专业学位)调剂需求少量。430 人工智能学院的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调剂需求为大量,含 1 个 “少干计划” 接收调剂。431 材料与环境学院里,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调剂需求为大量;140600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调剂需求为多。702 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的 071200 科学技术史(学术学位)调剂需求少量。说明:“调剂需求” 中,“少量” 代表调剂名额≦10;“较多” 指 10 < 调剂名额 < 25;“多” 为 25≦调剂名额 < 50;“大量” 则是调剂名额≧50。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调剂名额要根据复试比例确定,考生可咨询相关招生学院。我校各专业调剂考生一志愿报考专业范围等要求,考生可查阅各学院的调剂细则或咨询相关学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中,民族学 “中华民族学” 方向,数学、材料与化工、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收考生调剂,其余专业不接收该专项计划调剂。调剂该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是生源地在广西、四川、甘肃、青海四个省份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 3 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录取规则按照《广西民族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执行。二、调剂条件详见《广西民族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三、调剂程序(一)了解我校相关招生政策。有意向调剂我校的考生,务必认真阅读我校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专业目录、调剂办法、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以及学院调剂、复试细则等,先熟悉招生政策,仔细核对并自审合格后再填报调剂志愿,避免因不符合我校调剂条件而误填报。(二)“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调剂意向采集系统” 已于 3 月 28 日开通,符合调剂条件且有调剂意向的考生,可通过该系统查询我校接收调剂的学院和专业,做好调剂准备。特别提醒:由于调剂意向不等于调剂志愿,且调剂意向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无效数据,为避免误导考生,我校不对调剂意向的填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填报调剂意向的考生数量”“初试总成绩各分数段考生人数”“初试 *** 分在调剂意向中考生的成绩排名” 等)进行统计,正式调剂必须以调剂志愿为准。(三)“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 将于 4 月 8 日开通。我校调剂志愿填报开放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8 日 0:00-14:00。系统开通后,满足条件的考生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并在规定时间内填报调剂申请志愿。我校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 36 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考生因个人原因需要解锁调剂志愿的,可以联系相关招生学院申请解锁,并由本人在调剂系统确认。调剂申请关闭后,我校将择优遴选考生进入复试。进入复试的考生,我校会及时通过调剂系统发出复试通知,考生收到后须在规定时间内(4-12 小时,具体由各招生单位确定)回复 “同意复试”。如果招生学院在考生确认时间内,通过电话两次(含两次,时间间隔 1 小时以上)提醒未能联系上考生,或超过确认时间考生未确认的,可视为考生自动放弃调剂复试资格。考生应密切关注相关通知,因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复试通知会以短信方式发送到考生报名时注册的手机号码上,请考生务必保持手机畅通。四、复试安排(一)我校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采取线下(现场)复试方式,复试工作预计安排在 2025 年 4 月 11-14 日进行,具体以各招生学院通知为准。(二)在研招网申请调剂并已接收复试通知的考生,请根据学校、学院发布的复试信息,按照招生学院要求做好相应准备,并根据学院安排参加复试。请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做好行程规划,提前安排好复试期间的行程,如遇突发情况,请第一时间与调剂学院联系。(三)因我校部分专业缺额较少,有意调剂到我校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内填报调剂志愿,以免错过复试机会。(四)考生应谨慎对待调剂志愿,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如实向学院或学校表达个人复试意愿,对于接受复试后无故不参加复试的考生,我校将进行失信登记记录,今后将不再受理该考生的任何报考及调剂申请。(五)经复试合格的拟录取调剂考生,我校将通过调剂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4-12 小时,具体由各招生单位确定)内确认待录取。如果招生学院在考生确认时间内,通过电话两次(含两次,时间间隔 1 小时以上)提醒未能联系上考生,或超过确认时间考生未确认的,可视为考生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我校将递补录取其他考生。(六)考生须保证提交的材料和信息真实有效。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一经查实将随时视情况取消其复试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学籍或学历学位,由此造成的一切责任由相关考生本人承担。(七)我校所有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信息,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各招生学院网站公布为准。学校未授权或委托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及网站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未举办任何考试培训班,也未授权或委托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开展调剂咨询服务和复试培训工作。请考生通过以上官方渠道查询各类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八)我校只受理在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称研招网调剂系统)上提交的调剂申请,除此以外的任何形式调剂申请不予承认。附件:1.广西民族大学各招生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联系方式2.广西民族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3.广西民族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4.放弃调剂志愿的声明放弃调剂志愿的声明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2025 年 3 月 29 日2025-09-02 09:22:08
-
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作为工程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核心目标是响应我国现代工程领域对专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重点培养在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工程管理、安全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管理等方向,能够独立承担重要工程管理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一、学校及学院概况(一)北京交通大学简介作为中国交通大学三大源头之一,北京交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896年清政府设立的铁路管理传习所,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培养管理人才为核心的高等学府,更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与电信教育的发源地。学校目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属于全国重点大学范畴。同时,学校还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雄厚的综合实力。(二)经济管理学院简介北京交通大学的经管类学科与学校同生共长,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领域。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学科始终与国家发展、学校建设同频共振,在岁月积淀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1996年,学校整合经济学院、工业与建筑管理工程系、物资管理工程系,正式组建经济管理学院,开启了学院发展的新篇章。2011年,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17个试点学院名单,标志着其办学模式改革获得国家认可。自2018年起,在Eduniversal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中,学院持续稳居中国大陆最佳商学院前10名。在教育部近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均先后获评A类,充分彰显了强大的学科综合实力。2021年,学院实现重大突破,一举通过EQUIS、AACSB、AMBA&BGA三大国际商学院权威认证,成为全球第116所、中国大陆第13所、北京地区第3所获此殊荣的商学院,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在一年内完成三大国际认证的商学院,成功跻身全球前1%的顶尖商学院行列,其办学质量已达到国际公认的一流水平。(三)MEM专业师资力量为保障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教学质量,学院组建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授课教师均为具备丰富教学与实践经历的教授、副教授,课程内容紧密追踪工程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将工程一线实践、系统教学理论与最新科研成果有机融合,确保教学的实用性与前瞻性。在师资队伍中,不乏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权威专家。多名教授在全国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等多个国家级专业机构中担任理事或专家委员,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教师团队积极投身科研与实践项目,先后主持或参与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部门及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在建筑业发展战略、建筑企业转型、中国铁路国际化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创新、全过程工程咨询、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发展、川藏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重要领域完成数百项研究课题。同时,团队成员还深度参与国家造价管理相关规范、标准与政策的制定、研讨及宣贯工作,并承担了国家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的编写任务,为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二、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一)核心研究方向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立足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能够独立承担工程管理重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结合学校在理工科领域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该专业设置了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实现工程技术与管理知识的精准对接。1. 土木工程管理:以管理、经济及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为核心基础,聚焦土木工程项目从策划决策、投融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流程管理,深入研究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科学方法与实用手段。2. 信息工程管理:依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理论及技术,专注于信息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模型构建、平台搭建、系统测试、运维管理及集成应用等全流程管理,探索高效的管理路径与技术方法。3. 安全工程管理:以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为支撑,重点研究安全系统工程构建、安全设计与生产规范、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安全行为管控及安全经济管理等核心内容,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知识体系。4. 物流工程管理:基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及技术,围绕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等关键领域开展研究,培养物流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授课模式采用校内教师主讲与校外工程专家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学院特别聘请具备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校外高级技术专家或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教学,通过专题授课、案例分享等形式传递实战经验。课程设置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的核心地位,广泛采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调研、模拟训练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构建“课堂系统教学+专题讲座深化+企业家论坛拓展”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兼具宽广性与综合性,紧密对接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三、学习方式与招生计划1. 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满足不同考生的学习需求。2. 拟定招生人数:全日制53人,非全日制110人。后续若教育部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各类型招生人数可能出现调整,最终招生人数以实际录取情况为准。四、报考条件申请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端正,遵守法律法规;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4. 学历与工作经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本科毕业且拥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水平并拥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获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后拥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特别提示:在读研究生报考前,必须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五、报考流程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需在报考前仔细研读教育部、考生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所选报考点及我校发布的各类网报公告与相关通知。若因未按要求报名、信息填报错误或提交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完成网上确认、参加初试或复试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考生须诚信应考,严格遵守各项考试管理规定。(一)网上报名考生需先登录我校研究生院招生专题网站,仔细查阅招生相关信息,确认自身符合报考条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报名平台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将无法修改或补报。已被我校或其他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重要注意事项:1. 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报名;2. 若选择“北京交通大学”作为报考点,须在2025年10月27日22:00网上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用,未按要求缴费的考生,报考点将不予办理网上确认手续;3. 报名期间系统将自动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登录查看校验结果。建议考生在2025年10月16日正式报名开始前,自行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并依据查询结果准确填报网上信息。未查询到学历(学籍)信息的考生,需尽快完成学历(学籍)认证;境外或港澳台地区学位学历获得者,须完成教育部指定的学位学历认证并获取书面认证报告;4.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2025年11月6日前,将认证报告通过邮政挂号信或EMS寄(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5. 已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的考生,需使用最新合法有效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报名。若因此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还需一并寄(送)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6. 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2025年11月6日前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证明需包含经办人签字、联系方式及部门盖章;7. 考生报名时需准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固定通讯地址等关键信息,以便学校在后续工作中及时联系。因信息填写错误导致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二)网上确认1. 网上确认的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全国招生工作安排及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并公布;2. 网上确认阶段,考生需积极配合报考点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补充材料;3. 所有考生均需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信息一经确认不得修改,因填写错误引发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4. 考生需按照报考点规定,配合完成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的采集工作。(三)准考证打印考生需在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试和复试时,必须同时携带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六、考试安排(一)初试1. 考试科目:共两门,分别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4英语二;2. 考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12月21日,每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需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3. 相关信息查询:招生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拟招生人数、自命题考试大纲等详细信息,可通过我校研究生院招生专题网查询《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4. 成绩查询:初试成绩由考生自行在网上查询,成绩单需考生自行下载打印,我校不统一寄发纸质成绩单。(二)复试1. 复试科目:03127政治理论;2. 复试时间:满足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复试,复试工作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具体安排及实施办法将通过我校研究生院招生专题网及经济管理学院网站公布;3. 资格审核:复试阶段我校将对考生进行严格资格审核,考生需提交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及学院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4. 同等学力加试:以本科同等学力(含本科结业生及高职高专毕业生)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分别为项目管理、管理学综合。加试形式为笔试,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加试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加试科目考试范围可参考相关补充通知;5. 思想政治理论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6. 复试费用:根据相关收费标准,参加复试的考生每人需缴纳复试费100元。七、体检与思想品德考核(一)体检要求体检工作在考生入学报到时统一进行。我校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执行。(二)思想品德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在录取前完成,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情况及诚实守信状况等。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八、录取政策我校将综合考量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表现、业务素质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择优确定最终录取名单。九、其他重要事项(一)修业年限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延长期限(包含休学和保留学籍时间)在基本修业年限基础上不超过2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包含休学和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5年。(二)学费标准与奖助体系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收取学费,同时为符合政策要求的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及其他专项奖学金。此外,学校设置了“助教”“助管”“助研”(统称“三助”)岗位,通过双向选择承担“三助”岗位的研究生,可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工程管理硕士(125601)具体学费标准如下: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30000元,学校不提供住宿;非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63000元,学校不提供住宿,且仅招收定向就业考生,授课形式分为集中班和周末班两种。(三)住宿安排工程管理硕士(125601)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校均不统一安排住宿。(四)学习方式与录取类别说明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录取后不得变更就业方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全脱产在校学习模式,录取类别须为“非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除外),考生档案需在规定时间内转入我校,户口可自愿选择是否转入,若选择转入需在规定时限内办理,逾期将无法办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非脱产学习模式,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类别须为“定向就业”,考生户口和档案均不转入我校,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就业告知书,毕业时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学校不提供公费医疗服务。(五)招生计划说明本专业招生计划将在《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后续因教育部正式招生计划下达或推免生实际录取情况变化,各专业招生人数可能进行调整,最终招生人数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六)专项招生计划1.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我校2026年计划招收该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具体招收专业可参考相关招生专业目录。考生网上报名时,需在备注信息栏注明省、市民族教育处名称。该计划研究生毕业时需按协议就业,不得更改就业去向。2.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我校2026年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收硕士研究生,具体招收专业可参考相关招生专业目录。报考考生需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后,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人员(“高校学生”包括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需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准确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入伍及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供学校复核。(七)其他说明1. 现役军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需参照教育部及军队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2. 我校从未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也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以学校名义开展研究生考前辅导,敬请广大考生提高警惕,切勿轻信相关虚假信息;3. 本招生简章内容若与教育部、我校研究生院发布的最新政策相冲突,一律按照教育部及研究生院的最新政策执行;4. 本简章未涉及的内容,均参照国家及我校相关通知规定执行。若相关政策发生调整,以最新文件为准,具体信息将通过我校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学院网站或MEM教育中心网站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2025-11-18 14:07:12
-
关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调剂工作的通知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 <202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的通知》以及《2024 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我院 135400 戏剧与影视专业 2024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将开展调剂工作,现将具体安排通告如下:一、调剂专业与计划额度本次接收调剂的专业及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其中调剂计划数量为最低保障数额,实际可调剂名额可能根据生源情况略有调整。二、调剂申请基本条件报考人员需满足我院 135400 戏剧与影视专业的报考资格要求,符合该专业对考生学历、专业背景等方面的规定。考生初试成绩需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区的国家初试成绩基本分数线,未达线者无法参与调剂申请。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必须为戏剧与影视专业,且专业代码需与我院接收调剂专业代码(135400)完全一致,跨专业报考者不具备调剂资格。考生初试所考科目需与我院 135400 戏剧与影视专业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616 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④810 广播电视专业基础)保持相同或相近;其中,由国家统一命题的初试科目,必须与我院该专业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完全匹配,否则不予通过审核。三、调剂申请操作流程有意向申请调剂的考生,需在指定时间段内登录教育部官方平台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 填写并提交调剂志愿。该系统预计于 2024 年 4 月 8 日 0 时开启调剂志愿填报功能,且开放时长将不低于 12 小时,具体的开放起止时间,考生可自行登录系统查询确认。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结合调剂申请生源的实际情况,按照不低于 1:1.2 的比例,从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中择优筛选,确定进入调剂复试阶段的考生名单。名单经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将对外公布,考生可关注学院官方通知获取相关信息。四、调剂复试实施方式本次调剂复试将采用线下考核的形式进行,考生需按照学院后续通知的要求,在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参加复试,不支持线上复试申请。由于调剂申请人数、接收情况等可能存在变动,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调剂工作的后续安排,包括复试时间、流程等。请考生持续关注学院官网或调剂系统通知,避免错过重要信息。五、调剂考生综合成绩核算与录取规则考生通过复试后的综合成绩,将采用权重分配的方式计算,满分为 100 分,具体核算公式如下:综合成绩 = 初试总成绩 ×(100÷ 初试满分分值)×50% + 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满分 150 分)÷1.5×20% + 专业面试成绩(满分 100 分)×25% +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 100 分)×5%对于同一批次提交调剂申请并进入复试的考生,学院将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录取名单。若出现考生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则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录取。有关录取工作的其他详细规则,可参考《2024 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实施办法》中的具体条款。六、其他注意事项考生需在学院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登录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 查看并确认接收调剂复试通知,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将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同时,考生需严格按照复试安排准时参加考核,无故缺席者取消复试资格。复试结束后,学校将通过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 向拟录取考生发送拟录取通知。考生必须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系统确认接收拟录取信息,逾期未确认的,学校将取消其拟录取资格。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原则上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本次我院接收调剂的 135400 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习形式为非全日制,因此拟录取的调剂考生,需在正式录取前与学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未按要求签订协议书的考生,将被取消拟录取资格。本通知中未明确提及的调剂相关事项,其解释权归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考生可通过学院招生咨询渠道了解更多详情。2025-08-29 09:24:05
-
欢迎报考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2026年硕士招生考试网上报名一、网上报名截止时间紧急告知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通道,将于10 月 27 日(今日)22:00正式关闭,该时间节点为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将无法补报或修改信息。目前尚未完成报名交费、信息核对及修改的考生,需即刻登录研招网操作,确保报名流程完整有效。二、报名信息核对与交费核心要求(一)交费状态确认未完成网上交费的报名信息视为无效报名,考生将无法参与后续网上确认环节,务必确认交费成功;交费后需再次登录研招网核查交费状态,若出现交费成功但系统未同步显示的情况,可稍作等待后刷新页面,或联系研招网客服核实。(二)报考信息精准核验仔细查阅所选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确认报考点选择符合相关规定,无跨区域、不符合报考点接收条件等问题;对照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及网报公告,逐项核对自身报考资格,重点确认学历背景、专业限制、报考类别等核心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全面检查个人报名信息(含姓名、身份证号、学历学位信息、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等),若发现错误,须在 10 月 27 日 22:00 前完成修改;若收到系统审核不通过提示,需按要求及时调整信息或重新提交报名;确认手机号码填写准确无误,并保持报名期间通讯畅通,以便接收后续网上确认、考试安排等相关通知。三、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处理已完成报名的考生,需登录研招网查看学历(学籍)信息校验结果;若校验状态显示 “未通过”,需根据系统提示及相关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核验材料(如学历认证报告、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并在后续规定时间内完成补充核验,具体时间安排及材料要求请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公告通知。四、报名相关信息备份与保存妥善记录研招网登录用户名、密码及报名号,建议留存至考研录取工作结束,避免因信息丢失影响后续环节;及时下载报名信息表,通过电脑存储、打印纸质版等多种方式进行备份,该表格在网上确认、复试资格审查等阶段可能需要出示,请务必妥善保管。五、网上确认前期准备与注意事项(一)确认时间与公告查询考生须在报考点规定的网上确认时间段内,完成图像采集、信息确认及材料提交等操作,未按要求完成网上确认的,报名无效,不得参加考试;11 月 1 日前,需登录研招网、所选报考点门户网站或官方公众号,仔细阅读网上确认公告,明确确认流程、材料上传要求、审核反馈时间等关键信息,提前做好资料准备;河海大学报考点的网上确认具体要求,将另行通过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发布,请相关考生密切关注。(二)确认期间操作要点按报考点要求拍摄并上传本人近期免冠证件照、手持居民身份证照片等材料,确保图像清晰、信息完整、符合规格;网上确认期间需及时登录系统查看材料审核状态,若收到 “审核不通过” 通知,需在规定时限内补充完善材料并重新上传;特别提醒:网上确认环节一旦完成,考生所填报的报考信息将无法更改,务必在报名阶段仔细核对所有内容,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考试资格。六、招生咨询联系方式如需咨询报考相关问题,可联系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获取帮助。再次温馨提示各位考生:报名截止时间临近,务必抓紧最后时间完成各项操作,仔细核对每一项信息,确保报考流程顺利推进。预祝各位考生报考顺利、金榜题名!2025-11-11 16:16:31
-
陕西理工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为规范开展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根据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4〕4号)及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一、调剂基本条件申请调剂的考生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 符合我校拟调入专业的报考资格;2. 初试成绩须同时达到调出与调入专业所属A类地区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 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4. 初试外语科目须为英语;5. 复试未通过者不得再次申请同一专业调剂;6. 须为全日制本科应届或往届毕业生;7. 符合国家及我校2025年招生管理规定中有关调剂的其他条件;8. 各学科专业附加调剂要求详见附件。二、接收调剂的专业具体接收调剂的专业详见附件,最终专业名单及要求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调剂系统公布为准。部分专业含与渭南师范学院联合培养计划,包括现代教育技术(045114)和学科教学(语文)(045103)。“大学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调剂名额共3名,初试总分要求不低于国家A类分数线20分以下,单科成绩不低于国家A类单科线10分以下。三、调剂流程安排1. 系统开放时间:第一批调剂系统于4月8日0:00开放,各专业陆续开通,每次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是否再次开放视第一批录取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以研招网通知为准。2. 志愿填报:所有考生须通过研招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志愿锁定时间为24小时,锁定期间不可修改。如需提前解锁,须发送申请及身份证、准考证至yzb2641564@snut.edu.cn,邮件主题注明“调剂解锁申请+姓名+考生编号”。3. 审核与通知:对符合要求的考生,我校将通过调剂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是否参加复试,逾期未确认视为自动放弃。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须按时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s://yjsxt.snut.edu.cn,用户名为身份证号,密码为准考证号)提交资格审查材料,未按时提交者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具体要求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相关通知。4. 复试与录取:复试安排详见各学院通知。复试结束后,拟录取考生将收到“待录取”通知,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接受,逾期未确认视为自动放弃。四、注意事项1. 考生填报调剂志愿前应仔细阅读我校及各学院调剂公告,了解各学习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在招生、培养和奖助等方面政策差异,谨慎填报。2. 考生须确保所提交信息及材料真实有效。如因不符合条件或材料不实导致无法复试或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3. 拟录取名单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方为正式录取。4. 接受“待录取”后一律不予解锁。5. 如有考生放弃复试造成空额,将从同批次调剂志愿中按序递补。6.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如遇国家政策调整,以最新规定为准。五、联系方式电话:0916-2641564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朝阳路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官网:https://yjs.snut.edu.cn 各学院联系方式详见:https://yjs.snut.edu.cn/info/1022/8165.htm欢迎广大优秀考生申请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025年3月28日2025-08-21 15:42:44
-
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网报公告根据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5〕2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以及《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等文件精神,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报考公告,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考资格要求(一)基本报考条件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同时满足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在相关公告中明确的报考资格,且符合我校及所选报考点的具体要求。考生需主动、细致地查阅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动态栏目发布的各类报考资讯,重点研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与招生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通知公告和专业招生简章。在确认自身完全符合报考条件后,方可进行志愿填报操作。若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政策要求,或因网报信息填写失误、提交虚假信息及材料,抑或是未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初复试或录取资格被取消等情况,所有后果均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二)报考点选择规范应届本科毕业生通常应选择就读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其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非应届考生则需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画板类工具、非常规考试用纸,或初试科目中有单科目考试时长超过三小时的情况,将由招生单位统一为该专业报考考生组织考试,我校报考点不接收此类考生报名,考生需提前查阅招生单位发布的网报公告确认相关要求。依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以下考生可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进行报考:1. 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且就读院校位于北京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各类应届本科毕业生;2. 所有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3. 其他报考我校“(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89952)长江商学院”的考生,需满足户口在京或工作地在京的条件,具体为:考生需持有北京市户籍,或在报名当年1月至9月期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补缴的社会保险不予认可);4. 报考北京市外招生单位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报考京外军事院校的考生,须选择116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对于报考我校的北京市内高校二学位(或辅修学位)考生,若能提交“证明考生在读二学位身份的学生证及所在院校同意报考的材料”,可允许其在京报考,具体要求如下:(1)2026年毕业(与2026年普通应届生毕业时间一致)的二学位考生: 以第一个学历报考的,须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中在京报考的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则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以第二个学位报考的,须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网上确认时需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2026年无法毕业的二学位考生,须使用第一个学历以往届生身份报考。若符合上述第3条在京报考条件,可直接选择我校报考点;若不符合,需在网上确认时上传“在读二学位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方可选择我校报考点。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其他考生不得选择我校报考点。关于报考点选择的其他具体要求,考生可查阅《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附件1中的相关内容。我校报考点在网上确认阶段,将联合北京市公安局、人力社保中心等部门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要求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与损失由考生本人承担。二、学制、学习方式与学费标准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特别说明: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以我校研究生院官网最终公布的信息为准;课程具体上课时间以当年发布的正式课表为准。三、报名流程安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含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关键阶段。所有考生均需登录指定报名平台完成信息填报与费用支付,并严格按照所选报考点的公告要求完成网上确认手续。报考我校但选择北京市外考点的考生,需格外关注所选报考点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一)网上报名环节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至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至22:00。1.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认真填写个人信息,仔细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及考试科目等核心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截止后将无法修改或重新填报。2. “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是否已支付初试费用,均不可修改。若确需修改,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取消已填报的信息,重新完成报名并支付费用。3. 考生需妥善保管报名平台的用户名、报名号及密码,后续打印准考证等操作均需使用这些信息,我校不提供该平台登录信息的查询服务。4. 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单独考试的考生,在“报考类别”一栏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并在报名系统中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否则报名将视为无效。5. 考生需准确填写“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户口及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等信息。其中,移动电话需在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期间保持畅通,确保相关通知能及时送达;“出生日期”需与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完全一致,并以身份证信息为准;户口及档案所在地地址中的省市名称必须填写全称。6. 网报信息中“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的填写需严格遵循以下规则: 毕业及学位证书编号应按照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如实填写,也可通过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对应的学历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获取编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填写;2026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或学位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本科生无需填写。7. 在境外获得学历或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编号填写认证书上的认证编号;境外就读尚未取得认证书的考生,需在备注中注明“留学生”字样,并提交在读证明,录取后报到时必须提交认证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8. 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的学历或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校验结果。为确保校验顺利通过,建议考生提前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9.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2025年10月31日前,按照我校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工作。10. 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原因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额外上传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本,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明确信息变更时间的证明,同时提交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供报考点核查。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单独考试。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及以上、二等功及以上奖励,或二级及以上表彰,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免初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报名,逾期将无法补报。选择“(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报考点的考生,在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2025年10月27日22:00网上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用。缴费成功后,还需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初试费用需在网上报名期间缴纳,逾期不接受补缴费。为预留信息修改或重新报名的时间,建议考生在2025年10月23日前完成网上报名操作。(二)网上确认环节根据北京市统一部署,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将全面实行网上确认方式,相关安排如下:1. 本报考点的网上确认具体时间,将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另行通知。届时考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务必密切关注我校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须知”。2. 符合我校报考要求及所选报考点规定的考生,均需完成网上确认手续。对于不符合我校报考点选择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确认;未参加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无法参加后续考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或因个人原因未通过审核导致报名信息无效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 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的核验工作,按要求提交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等材料,并认真核对、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若填报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将不允许参加考试。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再修改,因填写错误引发的一切问题由考生自行负责。4. 特别提醒:只有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环节的考生,方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在网上确认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主动与所选报考点联系咨询。5. 选择我校报考点的考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最终以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为准): 应届毕业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注册完整的6学期学生证。6. 其他考生需准备: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需提供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③北京市居民户口簿原件,或2025年1月至9月期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证明(补缴无效),考生需提前办理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员缴费信息);④在校研究生报考的,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时提交校级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四、准考证打印事宜考生通过报考点网上确认后,可在考试前10天左右(具体时间以报名平台通知为准),使用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复试时,须同时携带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我校不另行邮寄纸质准考证。五、其他重要事项(一)考试费用说明1.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文件规定,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缴纳初试费138元/人;我校作为招生单位,可向进入复试的考生(含初试合格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2. 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考务组织程序已启动、考试资源已安排,所缴纳的初试费一律不予退还。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将由报名平台对账结算后统一退费,预计于2025年12月底退还至考生缴费时使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考生请勿注销支付账户,若遇到退费问题请及时与报名平台客服联系。(二)合理便利申请通道在京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的合理便利。考生需在我校报考点网上确认结束前,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我校报考点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将意见上报至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考试院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考生情况进行联合评估,确定可提供的合理便利事项,再由我校将结果告知考生。相关考生请及时关注我校发布的“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三)其他注意事项1. 由于报名网站系统短期内无法提供考生个人联系方式下载功能,我校无法通过短信形式发送相关通知。考生需主动、定期浏览报名网站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公告,避免因信息遗漏造成损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考生务必关注该公众号。同时,考生需主动了解考试安排、入场要求等事项,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2. 考生须使用当前合法有效的姓名及证件号码进行报名注册,不得为通过学籍学历校验而使用曾用名或旧证件号码报名。自报名开始至入学办理学籍期间,考生不得修改姓名、身份证号、民族等身份信息,若因此类修改导致录取或入学手续办理受阻,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3. 本公告未尽事宜,均以教育部及北京市发布的相关工作文件为准。2025-11-18
-
问河南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已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均须按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为保障各位考生顺利完成相关流程,现将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详细告知如下: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本次研考网上确认工作,全省设定统一时间段,为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各环节具体时间划分如下:10月31日9:00起,考生可开始上传各类审核材料,材料上传的截止时间为11月4日18:00;对于审核结果显示“未通过”的考生,补充完善材料的最终时限为11月5日中午12:00,逾期将无法提交。请各位考生务必高度重视,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完成全部确认操作。若未在指定时段内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申请未通过审核,将失去本次考试资格。在网上确认操作过程中,若遇到系统操作、材料上传等各类问题,考生可直接联系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咨询,各报考点联系方式可查阅《河南省2026年研考网上确认报考点咨询电话一览表》。二、网上确认需提交的材料清单(一)所有考生必传材料1 近期拍摄的免冠、无化妆彩色证件照,背景需为白色或蓝色,此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制作;2 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背景统一为白色;3 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的个人信息页照片,仅取得学历证书未获学位证书的考生,只需上传学历证书相关页面。特别说明: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以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学历报考的考生),仅需提交上述第1、2两项材料,无需上传学历学位证书。(二)特定考生附加材料1 往届生、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以及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根据自身情况补充以下材料:(1)户籍所在地为报考点所在地区的考生,需上传居民户口簿首页(须包含公安部门盖章页面)及个人信息页的照片,且个人信息页户号需与首页一致;若为集体户口,仅上传个人信息单页照片即可;(2)户籍不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需提供报考点所在地区近六个月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照片,如《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等。考生可通过“豫事办”APP、河南社保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官方渠道查询并下载社保证明。2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考生,需上传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材料照片。3 姓名或身份证号与所上传证件信息不一致的考生,需提交公安部门开具的身份信息变更证明照片,或包含更改记录的户口簿相关页面照片。4 各报考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要求考生额外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三、网上确认操作规范与要求(一)材料上传格式规范考生上传材料时,必须严格遵循“研招网”网上确认系统的各项规定,确保图像的大小、尺寸、格式均符合系统要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准考证所用照片必须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严禁使用PS、美颜、滤镜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饰,不得对人脸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修改,拍摄时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也不得使用已有的照片翻拍生成。重要提醒:系统将自动比对准考证照片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库、教育部学历(学籍)照片及考生上传的手持身份证照片信息,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将无法通过系统审核。若对准考证照片进行编辑处理,可能导致考试入场时人脸识别无法通过,进而影响正常考试、录取及毕业环节,请考生务必谨慎对待。(二)材料真实性要求考生需按要求提交真实、有效的材料,对于学历、身份等关键信息存疑的考生,报考点将通知其到现场进行人工核验。一经发现存在伪造、变造证件的行为,报考点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公安户籍系统、社保信息平台等官方渠道,对考生提交的户籍、社保等信息进行核查,凡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将直接取消其报名及考试资格。(三)残疾考生便利申请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规则,参照《教育部 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相关要求,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若需在考试期间获得必要的支持条件及合理便利服务,须在网上确认期间向所选择的报考点提出申请,并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四、其他重要注意事项1 考生需充分考虑网上确认期间可能出现的审核不通过、需补充材料等情况,合理规划材料准备及上传时间,避免因临近截止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确认。材料提交后,应随时关注报考点反馈的审核结果,若对审核结果有异议,需及时与报考点沟通咨询。2 未参与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已缴纳的报名费将由“研招网”统一退回至原支付账户,请考生在此期间不要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完成,有关退费的具体问题,可联系“研招网”客服,咨询电话为010-67410388。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报名费不予退还。3 考生应定期通过“研招网”、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报考点及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查询相关通知公告,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等重要信息,并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4 初试前10天左右,考生需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需使用A4幅面白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考生参加初试及复试时,须同时出示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初试具体地点以准考证标注信息为准。2025-11-18
-
问202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阜新市网上确认公告一、网上确认关键时间节点请各位考生务必牢记以下时间要求,逾期将无法提交相关材料,后果自行承担:1. 个人材料首次上传时段:2025年11月1日上午8点至11月5日下午4点;2. 补充材料截止时间:针对审核未通过的情况,考生需在2025年11月5日下午5点前完成材料补充提交。二、网上确认登录入口说明已成功完成研考报名费用缴纳的考生,可通过指定网络渠道登录确认系统,按提示上传个人相关材料。考生需通过研招网专属入口进入网上确认页面操作。三、网上确认材料上传规范不同类型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上传对应材料,所有材料均需保证真实有效、清晰可辨,具体要求如下:(一)全体考生必传基础材料无论考生报考类型如何,均需上传两类核心照片材料,分别为准考证标准证件照及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具体规格要求如下:1. 准考证证件照规范照片需为考生近三个月内拍摄的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拍摄时需保持无妆状态,背景统一采用白色,此照片将用于研考准考证制作;文件格式仅支持jpg或jpeg,建议文件大小控制在10M以内,照片宽高比例需严格遵循3:4的标准;人像需处于照片水平居中位置,头部姿态要求端正,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及俯仰角误差均不得超过10度。眼睛所在位置与照片上边沿的距离,需保持在图像总高度的30%至50%之间,确保头像左右对称;头部及肩部在照片中呈现的比例不得小于2/3,拍摄时需保证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镜头,双耳对称露出,嘴唇自然闭合,左右肩膀保持水平状态;面部不得有任何遮挡物,头发需梳理整齐,避免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也不得因头发造型在面部形成阴影,确保五官完整显露;拍摄时光线需均匀柔和,避免在脸部、鼻部出现反光、高光或光斑,同时要杜绝阴影、红眼等问题影响照片质量;照片需真实反映考生近期相貌,拍摄时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及美瞳,且禁止化妆;严禁使用PS等图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任何修改,不得对人像特征(如疤痕、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也不允许通过翻拍纸质照片获取电子图像,照片方向需正确,避免出现水平翻转情况。2. 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要求照片整体方向需正确,身份证上的文字方向需清晰可辨,拍摄时需展示身份证的人像面;照片中需清晰呈现持证人的完整五官及身份证上的全部文字信息,确保无模糊或遮挡;拍摄时需将手持身份证的手臂及上半身完整纳入镜头,保持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平视前方,双耳对称,嘴唇自然闭合,肩膀保持水平,头部与肩部姿态规范;与准考证照片要求一致,面部不得有遮挡,头发需避开五官区域,避免形成阴影;确保身份证边缘完整,所有信息清晰可见,不得被手指捏住或被其他物品遮挡;为保证拍摄质量,请勿使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二)身份验证未通过考生补充材料若系统提示考生身份验证未通过,除需按要求上传上述(一)中提及的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本人居民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具体要求如下:考生需分别拍摄身份证的人像面与国徽面,生成两张独立照片并分别上传;所提供的身份证必须真实且在有效期内,确保证件状态合法有效;拍摄时需将身份证平铺,保证证件上的文字方向正立,不得出现侧立或倒置情况;身份证不得有任何涂改痕迹,照片需保持原始状态,禁止进行任何修改。拍摄范围需覆盖证件四边角,确保文字、头像、证件号码等核心信息清晰可辨,照片亮度均匀无明暗差异。(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校区)应届考生材料要求该类别考生包含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需根据学籍验证情况上传对应材料,系统会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提示:1. 若考生学籍已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仅需按上述(一)中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即可;2. 若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还需额外上传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 延期毕业考生及第二学位考生,在上传基础材料的同时,还需补充提交学生证照片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具的统一制式在校证明。相关补充材料需满足以下规范:学籍在线验证报告需从学信网下载获取,并按系统指定格式上传;考生需提前确认验证报告上的二维码在整个网上确认期间处于有效状态,避免因二维码失效导致材料审核不通过。(四)往届毕业生专项材料要求我省将通过公安厅户籍系统及人社厅社保系统,分别对往届考生的户籍或社保信息进行审核,考生需根据审核结果上传对应材料:1. 若户籍或社保信息审核通过,考生仅需上传上述(一)中的基础材料;2. 若户籍及社保信息审核均未通过(系统会明确提示),考生需上传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方可在阜新考区参加考试:①军人身份证件及现役军人在阜新驻军的证明(证明需由部队人事部门盖章,明确标注姓名、身份证号、所在部队在阜新驻军等关键信息);②考生本人名下的阜新本地营业执照;③单位工作证或落编证明(此材料仅限在辽宁省缴纳社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若考生学籍未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除基础材料外,需补充上传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4. 自考未毕业但承诺在2026年9月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书的考生,需额外上传自考成绩单;5. 报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单考考生,若学籍校验已通过,仅需按(一)的要求上传基础材料。(五)其他特殊情况说明除上述明确列出的情况外,若考生遇到其他特殊问题,需密切关注研招网系统发送的审核反馈信息,根据反馈提示及时上传所需补充材料,确保确认流程顺利完成。四、网上确认注意事项1. 考生需对个人上传材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负责,若因材料不合格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导致审核未通过,相关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确认期间,考生需每日登录研招网查看站内信,及时获取审核进展;2. 报考点将通过研招网网上确认功能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通常在考生上传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给出结论;3. 审核结论将通过研招网站内信发送给考生,若考生研招网账号已绑定微信,审核信息将优先通过微信及站内信同步推送,不再单独发送短信;未绑定微信的考生,审核信息将通过短信与站内信双重通知。考生在收到审核未通过通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重新上传合格材料,避免影响最终确认结果。2025-11-17
- 其他人都在看
- 热门推荐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入学MBA(05金融方向、06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投管理方向)全国联考报考指南 -
12024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生复试内容(含MBA)
-
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5年工程管理硕士(MEM) 招收调剂通知
-
3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 2025年四次调剂复试流程
-
4复旦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考生须知
-
5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接收调剂考生的通知
-
62025年MPAcc招生录取政审调档通知
-
72025年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调剂复试通知
-
8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
9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年旅游管理专硕MTA项目意向登记公告
-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 获取报者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